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金代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杂体诗词”创作【转载】

2021-10-27 09:08 作者:玄牝之门玄之又玄  | 我要投稿

(一)劝化世人、训导信徒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从乞食传道起家,用诗歌宣传人生无常,劝人远离酒色财气,不要贪图富贵,要一心慕道修行。为达到劝化目的,其采用了不少花样来写警世劝善的诗歌。如四种事物为题的词,像四假、四方等;另外还有五更词、喝马词等来劝化世人。

(二)传授“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之心法

全真派讲求“内修心性,外炼功行”。他们认为肉体是形,真性是神,心是性的载体,内丹修炼的过程,应先性后命,性命双修,明心见性,达到永恒的“性”即“元神”的修炼成功。其他七子也效法王重阳,喜用杂体诗词来宣传三教同源的思想,从而使全真教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欢迎.

二、杂体诗词的类型及其特色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创作的杂体诗词达350多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样式上都是同时代其他诗人无法匹敌的。其样式有藏头拆字诗、福唐体、联珠、叠字诗、嵌字诗、攒字诗、同头诗、同尾诗等等,其它还有五更词、四时词、步虚词等。这里我们选摘重要的几种略作分析。

(一)藏头拆字诗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一大创造,就是把唐人开创的藏头拆字体引入“词”中。如王重阳的《临江仙》首字,即是从末尾的“莱”字拆出的。

(二)数字诗

王重阳等人的数字词有三种形式,其一,按数字顺序从一到十(有的只到五或八)。马钰的《清心镜》即是如此。

其二是专咏某数,如“三”、“九”,如王重阳的《黄河清・按一百八数》,九字在全篇出现十二次,全词咏的是“九”,实际是暗示内丹修炼之事。

其三是采用联章组词的形式,从九一、九二……,一直说到九九,王重阳的《如梦令》组词,共十二首,讲述的是修炼内丹的九九归一过程。数字在全真诸人诗作中被赋予道家玄学的色彩,笼罩着一股神秘性,这正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

(三)攒字体

攒字体可说是全真派的独创。它是藏头与联珠的结合,首句开头的字,暗藏于全篇末尾,攒字一般将末尾的一字或二字、三字、四字,移攒到首句,以后依次类推,称攒二、攒三、攒五,若需挪移末尾的偏旁之字,则又标明为攒三拆字。马钰有一首《赠长安李茂春・又攒二字起》,明确指出从末句攒出二字开始,故称攒二字。

(四)福唐体

福唐体,源出于“楚辞”。其特点是通篇用韵,只用同一个字,故又称独木桥体。王重阳与全真七子运用福唐体写出的词作,内容都是劝善论道之作,如王重阳的《登仙门》,通篇用韵全用“也”字,而且是虚词,十分罕见。福唐体在全真诸人手中是论道的工具,词中充满的是谈玄与修道。

(五)其它杂体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诗词尚有联珠体、叠字诗词、嵌字诗词等体式。

1.联珠

是指在诗中,前一句末尾的字、语词甚至句子,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句句相续接,历历如贯珠,故有续麻、蝉联、联珠之称。如马钰的《桃源忆故人・赠董先生藏头联珠》。

2.叠字诗词

指在诗句中叠用某个字或词语,增强节奏感与音乐美,这对于证道说服徒众起到了特定效果。叠字诗词有连叠、间叠、通篇叠字以及单字叠、双字叠、多字叠、语词叠用诸种格式。如马钰的《五体皮袋颂》:“皮皮皮皮皮,我又不识你。不若清净乎,直究掉了你。”是单字重叠,而且五连叠。

3.嵌字诗词

嵌字诗,或称镶嵌诗,是指按镶嵌修辞手法将特定的字、语词、汉字偏旁甚至句子嵌入诗词中的特定部位的诗歌。如王重阳的《四果颂》。


论金代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杂体诗词”创作【转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