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银行愈演愈烈,美联储忍不住当了裁判,风暴结束了?

2023-03-14 22:00 作者:大鱼的江湖  | 我要投稿

短短几日,倒闭的美国银行,除了Silvergate,硅谷银行,又多了一家签名银行(也叫标志银行),3月13号下午,之前嚷嚷有超过700亿美元流动性第一共和银行,在上周同样挤兑。

一向信誉良好,规模更为庞大的富国银行,据传,也已出现取款困难,富国是美国的第四大银行,形象点比喻,类似我国的四大行,如果连他都出现了问题,这场由小银行引发的星星之火,一时间颇有燎原之势!



以老拜头为首的美国精英,也不是啥也没做,除了让银行光速破产,试图切断恐惧来源,也已经信誓旦旦的表示,美国人和美国企业可以放心,他们的银行存款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并且多次强调,这次的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为表诚意,还准备了250亿美元,用于充当为其一年的紧急贷款。

总之这次的处理方式,美国还是相当麻利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事会这么结束吗?还会不会出现更大的雷?我国又该如何利用这次机会?

首先我可以肯定,事情并没有结束!

过去十几年,美国所有的金融行业都是在低利率的环境下推动,这些金融企业重重叠叠,互相参杂,将一切资产都金融化,捞银子固然很快,可过于自由,也是危机的根源。

就拿硅谷银行来说(详情可以看上篇文章),兜里的美债,企业股权,企业贷款,平常也没啥大问题,可它为了保证流动性,又或是转移风险,将这些东西经过包装的资产,再度金融化,借此转移到市场出售,结果美联储一加息,市场的整体利率被拉高,一些人就觉得,之前买入的低利率债卷吃了大亏,因此甩卖低利率,买入更高的无风险利率存款,就成了一种避险方式,原本的账面亏损,变成了实际亏损,而这一过程你是没办法阻挡的,在这个基础上搭建的美国金融体系,更是首当其冲。

银行本身是做利差收益的,一收一放才是一个循环,因此当出现群体性挤兑,不论多厉害的银行,剩余的现金储备,都不会支撑太久。

事情到了这一步,影响力还只是在实体方面,真正麻烦的是,迄今为止,面对倒闭的银行,老拜头所有承诺只是针对普通储户,超额储户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是拿不到一毛钱的

联想到Silvergate,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的光速破产,一些投资者连呐喊的声音都没出现,就已全军覆没,但凡还蹲在其他银行的,难免两股颤颤,恐慌之下,必然啥也不管,先跑再说,金融市场一直都是羊群效应比较突出的地方,跑的人一多,再加上消息面的刺激,最终实体的挤兑危机,蔓延成金融市场的群体性抛售。

现在让我们回到老拜头的处理方式,既然是挤兑危机,那么往里面注入流动性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问题是注入多少流动性才够。

前面说过,挤兑危机的根源是,美联储过于狂暴的加息,导致前后债券的利差过大,一些投资者不断的在那卖出低利率,买入高利率,这中间卖出买入的资金缺口,才是问题的关键。

老拜头是答应注入流动性,可同时也答应不动用纳税人的存量银子,这或许也是为啥第一批资金只有区区250亿美元,可只要美联储的利率还在这个位置悬浮,甚至接着往上拉,那么随着前后的利率差越来越大,卖低买高的行为,一定会越来越多,想要稳定这个趋势,只有换一个办法,开足马力,将原本的250亿提升至无限额度,只要谁出了问题,立马海量美元支援,说的更直白一点,你们这些银行不是被人挤兑的缺现金吗,你们完全可以拿这些债券股权贷款之类的,来我这里换取现金,我将为你们提供无限担保。

理论上说这个方法也没有违背老拜头的承诺,既注入了流动性又不动用纳税人的银子,只不过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原本说好的因为通胀加息,结果你大摇大摆的给自家的金融业开了一个口子,帮他们摆脱挤兑困境,这笔凭空出现的钱流入到市场之后,岂不是会进一步推升通胀,那你以通胀而加息的理由岂不是无法成立。

这种模式下,美国的金融业的生死,有没有金融危机,完全是美联储说了算,至于可能引发的通胀,完全可以精心修饰一番,今天晚上是美国公布2月通胀的日子,只要通胀率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就可以顺势引导市场舆论,认为加息可以缓缓了。

例如之前天天嚷嚷着要加息到6%的高盛,这几日这个话茬也不提了,转而念叨,3月份美联储加息,会由50个基点降为25个基点,甚至暂停加息,一些激进的交易员甚至开始对赌,在12月份之前,美联储会降息50~100个基点。

总之美联储这份操作还是挺恶心人的,就好比大家围在一起踢球,你却一边踢球一边兼职裁判 ,怎么踢,何时踢,踢到哪里,完全由你说了算,以前多少还顾及一下,球员的身份摆在前面,裁判的身份摆在后面,现在则完全不装了,上来就以裁判员身份,要你出局,仅有的一点节操又碎了一地,赤裸裸的收割摆上了台前。

不过美国这么操作,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完美无缺,充其量只是将问题延后。

往里面注入海量流动性,会不会将定向降息的效果演变成全面降息的效果,这个谁也说不准,理由倒也不复杂,不要过分高估美国金融业的道德,谁能保证,他们会不会有意无意的拿着这些廉价资金去干别的事,毕竟保证要是有用,就不会有金融泡沫,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泡沫岂不是更大?

再一个,经过一年的加息,美联储也只是控制住了同比通胀,距离最初的2%的平衡线,依旧还很遥远,如此无限担保,会不会引发新一轮通胀?

通胀的本质是货币超发,而能够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供需平衡,要么你将多余的货币拿走,要么你提供更多的商品,对冲掉多余的货币,要是啥也不做,任其发展,数据可以粉饰,物价的上涨,却是实实在在的,距离2024年的大选也没有几天了,要是经过这轮定向放水,几个月后,再度引发了更高的通胀,到时是不是又要提高加息上限?如此没完没了的折腾,岂不是自欺欺人,责任又由谁来背?布局了一年的收割,岂不是白费了?

当然,他也可以来找我国,未必是找我国买美债,又或是扩大生产,只要把之前25%的关税取消,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率,奈何以美国现在的气氛,这件明显对双方有好处的事,没有哪个美国精英敢落到实处,甚至,谁动,谁就是资敌,谁就丧失了前途,以美国人的名义收割美国人,莫过于此。

我个人也有个猜测,眼下美联储的各种操作,更像是一种危机下的自保,原本人家只是管通胀和就业的,现在只要是够得上边的,他都要管,很多时候,管的东西还自相矛盾,就比如这次银行危机引发的,通胀,金融,就业,利率,都是相互排斥,很多时候,什么都想要,往往是什么也得不到。

我相信鲍威尔也不想背锅的,那么只能将自己摘出去,每一件事,都力求做到迫不得已!

加息是引发了银行危机,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经过你的再三恳求,我决定救市,后续如果引发出更大的后果,我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你们还想救市,我依旧不会立刻答应,只有经过你们的再次再三恳求,外加全体同意,我才会决定大放水,这样以后万一有错,那也是经过你们同意的,休想将责任说推给某一个人,独自承担。

接下来再谈谈对我国的影响!

这几年我国一直念叨着防泡沫,防危机,防的是谁,大家谁都很清楚,眼下美联储这个裁判员亲自下场,就足以证明,美国能够操作的空间,已经逼近极限,接下来美国泡沫的最终结果,无非就两个,爆了或者是没爆。

爆了自然是天大的利好,以美国现在的泡沫力度,一旦爆炸,绝对是有史以来的最大级别,届时想放水救市,也会变得极度为难。

现阶段90%的美国人比疫情前更穷,贫富差距已经达到大萧条的临界点,可以说稍有不慎,救的不及时,就是大萧条的翻版,到了这个地步,美国自身的问题,就够他处理的,我国也会迎来至少5年的难得机遇,2020年美国疯狂的向底层发钱,我一直怀疑是为了注入购买力,防止大萧条提前爆发。

水大了也是问题,没有我国倾其全力的帮助,注意这个词,普通的帮助是没用的,没有我国海量的商品作为对冲,通胀率一定是史诗级别,用不了多久,八成又要陷入之前的坑。

要是没爆,也不用纠结,至少这两年我们成功的防御了风险,不仅没让老美割韭菜,还蹭了他不少流量,只要再熬一段时间,等他自己受不了转为宽松,咱们又可以蹭他的流量了。

不客气的说,美国虽然也找了好几个替代者,但想完全替代,至少10年之内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他没事就瞎搞,搞的全球化效率大幅降低,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一个放水就通胀,加息就要爆雷的美国。

一次两次或许不会有什么,次数多了,指不定哪次就真的爆雷了,到那个时候,保留储蓄,认真产业升级的我国,同样会迎来机会!


美国银行愈演愈烈,美联储忍不住当了裁判,风暴结束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