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结构工程师必须要知道的塑胶模具结构简介-东湖教育

2021-08-12 16:37 作者:东湖教育proe与creo  | 我要投稿


目录



1.塑胶模具的结构

      1.1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1.1-1 模板编号规则

      1.1-2 塑胶模具零件编号标准

      1.2   浇注系统

      1.3   成型系统

      1.4   顶出系统及成型机构

      1.5   排气系统

      1.6   冷却系统

      1.7   导向与定位系统


1.1塑胶模具的结构



塑胶模具,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的简称

根据浇注系统型制的不同可将模具分为三类:

(1) 大水口模具:流道及浇口在分模线上,与产品在开模时一起脱模,设计最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较低,所以较多人采用大水口系统作业。

(2) 细水口模具:流道及浇口不在分模线上,一般直接在产品上,所以要设计多一组水口分模线,设计较为复杂,加工较困难,一般要视产品要求而选用细水口系统。

(3) 热流道模具:此类模具结构与细水口大体相同,其最大区别是流道处于一个或多个有恒温的热流道板及热唧嘴里,无冷料脱模,流道及浇口直接在产品上,所以流道不需要脱模,此系统又称为无水口系统,可节省原材料,适用于原材料较贵、制品要求较高的情况,设计及加工困难,模具成本较高。


塑胶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胶模具包含六大系统,分别是浇注系统、成型系统、顶出系统与成型机构、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和定位与导向系统;

     按基本结构又可分为两板模和三板模。

     两板模的结构(如图1)


三板模的结构(如图2)

两板模的结构说明



两板模的模具


1.1-1 模板编号规则



把前模型腔第一块板用A0表示,第二块板用A1表示;依此类推。后模型腔第一块板用B0表示,第二块板用B1表示,依此类推;编号为;模具编号+模板序号。如图例:

1.1-1-1 模板的区分




1.1-1-2零件的编号规则


镶块→C;  镶芯→P;   前模→1;  后模→2;  行位,斜顶→3;  其他→4,5  

零件序号:

 1)前模零部件:  C101→C1××(主镶件)          P101→P1××(镶芯)

                  C101-1→C1××-1(次镶件)          

 2)后模零部件:  C201→C2××(主镶件)          P201→P2××(镶芯)

                  C201-1→C2××-1(次镶件)

 3)滑块零部件:  C3A01→C3××(滑块或滑块座)  

                  C3A01-1→C3A××-1(滑块头或C3A××上复杂组件部件)

4)斜顶、直顶零部件:  C3B01→C3B××(斜顶头、斜顶、直顶块、带形状的方顶等)           

                  C3B01-1→C3B××-1(C3B××上的组件部件)

 5)压板,固定块,滑块安装座,导滑块,T型块,固定板类部件:  

                  C401→C4××        

 6)耐磨板,承压板,镶块锁紧块需热处理类部件:  

                 C501→C5×× 


1.2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从注塑机唧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胶流动通道,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主流道(sprue)、分流道(branch runner)、浇口(gate)和冷料穴(cold slug well)


      常见浇口类型有直接浇口﹑侧浇口﹑潜伏式浇口﹑点浇口等多种。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尤其当制品外观有要求时,要慎重选择。


1.3 成型系统

 成型系统:是产生制品外形和尺寸的系统;包含分型面、胶位面、碰穿面、插穿面、侧抽芯(行位)、镶件和斜顶等结构.


 分型面:又称PL面,是将模具分割为动模和定模或凹模和凸模的面,在3D图中以紫色显示。

胶位面:又称产品面,即和产品接触的面

碰穿面:合模后圆柱部份的另模面碰到而使熔融塑料在此位置不能流动,使产品注塑后形成需要的孔位 

单分型面结构

1.4 顶出系统与成型机构

 顶出系统:当制品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有一套优先的方式将其从模具中顶出,而且在顶出中不能出现顶白、制品变形、破裂等损坏制品的现象,这套系统被称为顶出系统。

    顶出的主要形式:圆顶针(推杆)、扁顶针(推杆)、顶管(司筒)、顶出块、脱料板、斜顶等。

    圆顶针:


扁顶针:成型空间小、加强筋深度较深,不好布置

比较合适的圆顶针的时候采用。


顶管(司筒):一般用来作为螺丝柱较深的顶出。


顶出块:一般用于侧壁较深、脱模力比较大的场合


成型机构-斜顶:斜顶不仅可以解决制品倒扣问题,而且参与顶出。




成型机构-滑块(行位)


1.5 排气系统

分型面排气


排气的目的:减少造成制品的烧焦、气痕等成型缺陷。

气体的来源:

1.进胶系统与形腔中存在空气

2.塑料颗粒中存在水分

3.塑料分解产生气体

4.塑料中的添加剂分解或产生化学反应

排气的主要形式:

1.分型面排气

2.顶针与型腔间隙排气

3.利用镶件与镶针排气

4.顶针与司筒排气

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排气

1.6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为了满足注塑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必须对模具温度进行控制,所以模具常常设有冷却系统并在模具内或四周安装加热元件。冷却系统一般是在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

1.7 导向与定位系统

导向与定位系统的作用:保证模具在进行装配和调模试机的时候,保证凹凸模之间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导向与定位系统包含导柱、导套、凸台等。




结构工程师必须要知道的塑胶模具结构简介-东湖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