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回忆录 其四

很久没有续写回忆录了,确实是因为最近一直不想动笔去写,一是没有了思路不知道怎么安排行文,二是去年的是大多都属于私人的事,不太适合放到网络上面讲。但做事就要有始有终,最终我还是找了个周末动笔,继续书写这段值得记录的经历,为它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是为这段坚持本身。
至此,一战的算是正式结束了,所以有必要做一个战况总结。考研是一场战争,战争总是残酷的,牺牲者才是大多数。包括我在内的周围考研大军中,只有两个人成功上岸了,仅有两人,一个是每天搓炉石的浩哥,他再最后两个月才开始复习,最后成功上岸本校本专业,另一个是我的考研小分队中和我战至最后的乌鸦嘴,我们分数差不多,但他成功上岸北大,我却无缘南大,其他人或是被专业课困扰、或是被毕业论文困扰、或是为爱情奔波,都无缘上岸。除了升学,世界上还有许多路可以走,于是乎,考研升学失败之时,亦是大家分道扬镳之日。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周围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没有选择调剂,或许这也算是一种不愿委曲求全的最后的骨气。大部分人都在考研之前签了公司,于是一战失败后便走向了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但是或许正因为签了公司,才使他们在备战过程中有了保底侥幸心理,懈怠懒惰,失败的结局便因此注定。当初我们在考研的时候,也有些人选择了而考公,因此一战失利后也同样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考公,但后面的结果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也有一小部分人像我一样(大约20%)选择二战,之所以作此选择,或多或少是因为不甘吧,不甘于运气,不甘于在本应该奋斗向上的年纪投入到深不见底的职场,不甘于失败的命运。
农历正月份,刚过完春节没几天,我就来到了苏州,照顾我不到三岁的小外甥。照顾小孩儿是个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生火做饭、洗衣服、擦屁股,什么活都要干,虽然只是白天需要我照顾,但是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儿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在这段时间里,我掌握了独自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我学会了做饭,也掌握了颠锅的技巧,学会了上菜市场买菜如何挑选蔬菜,虽然照顾小孩儿很辛苦,但是看他从一抱就哭到能跟我独自在家,跟我出去玩,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不知不觉就到了开学的时间,但就在我出发的前一天,辅导员打来电话说,苏州是高风险的地区,我不能回学校,要令等通知!于是我就在家等待疫情的褪去,但是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紧急风控反复无常,而苏州也一直在高风险地区的大名单中,校区也多次封孔无法外出,得亏提前采购大量蔬菜才得以安稳度过那段日子。就在其他人开学后没几天,噩耗传来,母校也陷入了疫情的漩涡,我虽身处校外,但也心系母校安危,担心同学朋友的情况。幸运的的是,虽然他们每天只能“足不出户”,靠学生志愿者送饭维生,但也算健健康康没有被感染,成功度过了来势汹汹的第一波疫情。后来疫情的阴霾逐渐被驱散,阳光再次笼罩校园,操场上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与此而来的是邻近毕业季每个人愈来愈蓬勃的朝气。大家各种合影拍照留念,为的是留住青春的记忆,留住远去的朋友,留住各奔东西但一旦再见也能相互回味的时光,看着他们拍的照片,我很开心,但也难掩失落。因为疫情,我没能回到学校,未能与朋友一起度过本科最后半年的时光,未能和他们一起留下痕迹,他们拍的照片里没有我,学院班级的合照里也没有我,也不知他们最后谈论的时候能否出现我的名字......大三那一年,我还亲自为大四的学长分选整理学士服,但等我到了大四,我却没有机会穿上那件能为我的本科四年学习生活画上圆满句号的服装。回忆起那半年,充斥整个时间段的感觉就是遗憾,一生一次的经历,一旦错过,将来也不会再有。
决定二战的只有四个人,其中一个我并不熟,前一段时间才刚知道,但还有一个朋友虽然也要二战,但是他似乎并不愿意和我交流,因此最后和我相伴复习的只有吴桑,就是那个一开始拉着我复习的那个,到头来,还是我们两个患难兄弟。疫情的缘故,使得毕业关系的疏远来早了半年,我因为不能回校,加之好多人都忙于毕业论文,联系日益减少,但友情应当如此,有事就说,无事也不必无病呻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或工作或学业。看似二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其实复习时间也并不多,首先是毕业论文,前半年基本都在忙活这件事,无暇复习,其次是之后的暑假,在炎热的天气里学习也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因此我和吴桑正式开始复习应该八九月份,至于之前我也并不是毫无进展,也做了许多工作。
总结一战的失败经验是必做的功课。根据矛盾分析法,失败中包含着成功的因素,因此我总结了初次复习中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首先是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快速多轮次的复习是正确的做法,因为数一和408加起来总共七本书,因此多次的复习,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数学我总共进行过三轮复习,张宇网课,看书,刷题一共三遍,通过前两边打下坚实的框架基础,最后刷题进行训练,但是由于太过自信,没怎么刷题,导致最后被数学绊倒。专业课的复习轮次是更多的,前两边由于不熟悉,因此学习的时间很长,大约两个多月才看了两遍,但是到了最后一个月,如果想看一遍专业课的书,每天是可以看一本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已经把书读薄了,只需要看需要看的。至于英语,没什么好说的,单词和每天的熟悉就足够了,而我去年单词只背了2500个,因此完全不够,并且阅读速度也不快,因此成绩并不算很好,只能说不拉分。最后是政治,没什么好说的,就那样,刷刷肖一千,背一背肖四就够了。
在八九月份正式复习前以及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阅读经济学人来丰富词汇量以及提高阅读速度,期间我关注了一位up主TuesMagique,她的发音我很喜欢,语气语调也都很不错,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两位up主之一,另一位是空卡,懂得都懂。同时我也坚持用墨墨每天背100个单词,坚持到了10月份,5500已经背了4000多了,但是后来也慢慢不想背了,这也算是一种熟悉英语的方式,因此后面每天刷真题之后,背不背意义也不是很大。期间除了每天熟悉英语外,就是带带孩子,玩玩游戏,看看书,每天也都忙忙碌碌。直到八九月分,理智告诉我是时候全力复习了,之所以这么晚开始,一是因为不愿太早全身心投入复习,压力太大,二是我并不打算再战南大,因为上一年的分数线太不合理,我一开始定的是华科,加之我对考研难度的判断,因此感觉也没有必要这么努力复习。但既然开始了,就要全力去做,之前一直坚持每天登录做任务的原神也交由一位朋友代管,每天抽时间帮我登录做一下每日任务,因此除了家人之外,他也是考研期间对我帮助很大的人。于是,这段看起来漫长但是感觉度过得更快的第二次复习便开始了......

ps:后面就剩下两到三更的内容了,我会尽快写完,保证内容的连续性和大家的阅读体验,不至于前面内容都忘记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