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统考考研历史初试经验总结
目录
一.择校
二.如何高效运用教辅资料与课本
三.时间规划
四.学习方法与技巧
五.刷题
六.心态管理
择校
随着近年来考研热度的提升,历史考研在择校的时候报考哪些院校显得尤其重要。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基础、院校热度、初试复试题目多个方面。
从自身实力来看, 除了基本的本科院校成绩等基本因素外,要看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历史考研的初试复试要求。历史统考对于考生的基本要求还是在于基本史实的扎实掌握,而复试则更加侧重于专业水平方面读过的书籍、发表的论文、自己的观点等等。
第二, 院校热度方面要关注该校历年的报录比、分数线、招生人数等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尤其 要注意:关注该校是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例如某些院校 中国史是一级学科,那么即便是报考中国史小方向也会和所 有中国史考生整体划线。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暂时难以定下学校可以先进行阶段复习后检验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尽量在暑假之前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
第三,个别院校在初试后还会在复试中继续进行专业笔试,虽然各个学校复试专业考试难度不同,但是考生也可以提前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择校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会请老师帮忙分析院校,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做到多个方面考虑全面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辅导老师或者他人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
如何高效运用教辅资料与课本


统考的范围是历史十一本教材。我个人认为教辅资料与课本是缺一不可的。教辅资料给我们提供的是框架、重要的考点,而课本提供的是整体的时代线索。
教辅资料是考研的工具书, 当时考研的过程中我在多种教辅中参考最终选择了弘毅。主要理由是:
1、弘毅提供的高分笔记把每个板块的思维导图框架已经总结好,这有利于我们先整体理解每个部分的框架线索,再去看书加深理解。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自己再整理好每章节的思维导图,若时间紧张,也可 以在弘毅的框架旁边补充。
2、弘毅的教辅资料把每章每个考点的 历年真题都罗列在资料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真题了解出题的基本 思路,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试频率判 断考点的重要性。当然,在复习历史过程当中尤其不能有投机取 巧的心理,例如有的问题考的频率不高但也是重点,所以合理利 用教辅资料,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
3、在资料的准确、可靠性上弘毅也是很靠谱的。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表述弘毅很多都是参考了课本的原话、相关论文加以整理的。许多同学在选择资料的时候都会担心资料内容不够准确,那么不确定的时候可以看看某章节的内容中和课本、论文表述的一些内容是否相似。阅读课本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的方法是根据教辅的框架 来阅读教材。反复看教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我的经验教训之一, 认为教材看起来浪费时间完成不了。实际上通过阅读 教材我们更要注意每个朝代或者阶段的事件关系,形成整体的印象。第一遍第二遍可以看个大致框架,不求甚解的阅读教材,反复看过几遍之后自然会有不同的体会。
时间规划
在时间规划上,我们要制定可行的阶段计划,在暑假前完成哪些目标,每个月完成什么,每周完成什么都有必要可视化。当然也要留出一定的可调节时间,废寝忘食的学习不可取,适当安排休息是高效学习的条件。确定可行的计划才能更好的指导复习。所以在确定计划前可以先自己尝试一段时间,自己每天可以高效完成多少任务,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前期基础打得好是后续学习顺利稳定的强心剂。例如英语尽量在暑假前进行阅读的精细阅读,积累词汇、阅读技巧;历史在暑假前就打好基础,看两三遍教材,对十一本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印象。历史前期基础的掌握还有英语的扎实基础尤为重要。我个人的经验教训就是过度在意时间规划问题,担心某些知识点没有完成。所以在计划之下能稳定顺利的完成计划的大部分即可,通过不断的复盘巩固再掌握。
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历史复习当中,不断重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统考范围之广,导致许多同学过了一遍后忘记了之前的知识点。这个可以下载艾宾浩斯记忆APP,把每天学习的内容记录下来,到该复习的时候会自动提醒。实践出真知。在重复复习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对知识有新的发现,例如我补充弘毅每章节框架就是复习到近代史觉得很实用,在下一轮复习的时候把之前的框架也都补充完整了。别人的方法听得再多,不如自己不断实践,反思得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框架学习法对于统考历史尤为重要。弘毅笔记每章节都总结了框架,这个我们可以在它的基础是进行补充,其他例如世界史的国别史我们也可以自己再总结。Xmind是很好用的思维导图软件,编辑完成后也可以输出PNG格式进行打印。教辅资料之类的都是别人的总结,给我们提供便利辅助。但是知识最终还是要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也建议合理利用教辅,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不是教条的使用教辅。在总结后,自己要基本上能把每个板块的时代线索都理清楚,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才能将众多的知识点了然于胸。
刷题
刷题对于历史前期储备来说不需要刻意为之。但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还是要注意刷一定量的题目来模拟考试状态。在最后几个月中,我们可以将历年真题(不限于统考)和模拟题拿来训练,市面上都有机构整理。我在考试的时候还是比较紧张的,主要考前也没有睡得很好。在在写第一道论述题的时候写的比较慢,后面的时间就有些紧张。统考要答得内容还是很多的,基本上处于一直写写写的状态。所以建议在最后几个月中严格安排几次模拟考试。考试过程可能会发现写字慢、思考时间久、读题不清晰的一些问题。要结合自身的问题再去整改。
心态管理
心态的管理对于考研学生十分关键。尤其是孤身作战的考生,在漫长的备考当中也可能受到质疑等等,很影响情绪。在自律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让考研的过程轻松一些。我自己考研后半阶段找了一家自习室,基本上大家都是考研的学生。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生活等等,在自习室的那段日子我也仿佛回到高中的校园生活,纯粹而真实。除了这种方式外,我们也可以和线上的研友们交流等等。但是这些都是考研生活的调味剂,我们的根本目的还是去完成自己每日的任务,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目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考验的是知识储备、是心态、是抗压能力、是自律性。天道酬勤,付出必有回报!希望历史考研学子能在青春的重要节点做出无愧于自己的选择,收获成长,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