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重点)
2、熟悉传统优良建筑,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建筑是无声的语言,建筑是优美的音乐,建筑是经典的诗篇,它凝结着没学的追求,铺陈着文化的结晶,透露着人生的哲学。今天我们将跟随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进这扇门,探寻中国建筑神秘而精彩的世界。(板书课题)。
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理清说明的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1、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的知识讲解。明确梁思成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建筑学宗师”和“古代建筑的守护神”。
2、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提示:划分四部分)
3、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检测。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展开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
(2)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着重介绍的是哪几种?
(3)说说题目中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结合上下文,总结答案时,一方面指出本体和喻体,一方面答出效果。)
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4、时间:共计12分钟。
四、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
(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点拨明确:(1(2))答案(见《导学案教参》P152)
(3)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心地区的建筑关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以“帷幕” 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六、课堂总结,构建知识树。
本节课我们感知了全文,了解了本文的先总后分,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来介绍中国建筑的,还学习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的表达效果。以后在写作中可以借鉴。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