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贝泰妮收到《问询函》未公告 2022年19家子公司亏损0.91亿元

2023-06-01 22:40 作者:清扬君自媒体  | 我要投稿

2023年6月1日晚,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证券代码:300957)发布公告称,2023年5月15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对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创业板年报问询函【2023】第164号)(以下简称“问询函 ”),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和中介机构对问询函的问题进行逐项认真核查和落实 并已按照要求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做出了回复,现将《问询函》回复情况进行公告。


年报《问询函》未公告



值得说明的是,在多个平台都未看到贝泰妮在2023年5月15日及之后对《问询函》进行公告,而是直接回复了相关内容。


据了解,企业在收到年报问询函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回复,并注明其应的问题序号。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回复是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重要方式,缺乏回复或回复不完整将受到严重的监管惩罚。此外,如果企业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回复,必须向上交所深交所提交书面申请并进行公告,通常情况下,最多延期15天。这种严格的时限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及时披露信息,回答监管机构的问询,加强市场透明度,提高监管力度。


但一般问询函,监管部门要求收到后立即披露,也有些问询函,监管部门可能要求指定日期前回复材料并对外披露。不知道贝泰妮的这份《问询函》是否属于该后者。


值得关注的是,截止6月1日收盘,贝泰妮的股价在2023年已经跌去了37.55%。


年报显示,2018-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贝泰妮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5.44%、56.69%、35.64%、52.57%、24.65%和6.78%。


通过数据对比,很明显贝泰妮的营收增速在不断放缓,这或许让投资者对其增长预期也有所降低。


对此,有投资者在5月11日向贝泰妮提问:王总,近4个季度公司数据增速持续放慢,本年一季度已经个位数,薇诺娜销售是否到达天花板,第二增长点到现在是否乐观。


对此,董秘回复称,2022年Q4和今年Q1的增速放缓,我们总结下来还是受到内部和外部的一些环境影响的。并不是产品品牌因天花板影响增速。目前公司在积极的备战618,同时公司也设定了3年的股权激励目标,公司对未来三年的持续增长还是有信心的。公司也在积极储备新的增长曲线,包括Winona baby, Aoxmed,贝芙汀在内的一系列品牌也在发力。希望通过多品牌矩阵,保持公司的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贝泰妮的联合创始人董俊姿也在3月份辞职,而其因负责泰妮旗下主品牌薇诺娜的品牌市场化运作,重点发展了薇诺娜线上业务,被业内视作贝泰妮“二号位”。2022年,董俊姿税前收入680万元,高于董事长郭振宇的500万元。


不过对此,贝泰妮则称,“此次董俊姿先生的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作。同时,公司在正式公告发布之前,已在组织架构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平稳过渡,公司经营不会受到影响。



3000万元作价1.8万元转让孵化项目员工


为了激励孵化新项目员工,贝泰妮也是蛮拼的。


公告显示,2022年贝泰妮的管理费用-其他费用为0.52亿元,同比增长102.92%,主要是为激励子公司孵化项目的管理层而发生的股权激励支出所致。


贝泰妮称,公司管理层综合考虑该孵化项目的进展情况、该项目对公司的战略发展的影响并充分肯定该孵化项目的管理层已做的工作,决定将该孵化项目子公司(实收资本1亿元)的30%,即3000万元股权作价1.80万元的价格转让予该孵化项目子公司的员工,由此产生的一次性股份支付费用合计2998.20万元。


同时,贝泰妮还解释称,本次股权激励事项经孵化项目子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后实施。实施股权激励前,该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作出本次决定前,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充分讨论论证,并经公司总经理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本次用于实施股权激励的标的为孵化项目子公司股权,股权激励对象主要为孵化项目子公司的员工,无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不涉及关联交易,也不属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的股权激励行为,因此不属于需经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程序的事项,而且本次股权激励金额较小,范围较窄,对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按规定未触发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要求。


2022年19家子公司亏损0.91亿元


《问询函》的问题9,深交所要求贝泰妮说明“2022年因可抵扣亏损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0.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86亿元”,请说明可抵扣亏损的形成原因及确认依据。


贝泰妮回复称,形成可抵扣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近年来围绕原有品牌、产品和渠道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新设运营公司的形式积极拓展新品牌、新产品、新渠道和新的业务模式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护城河。2022年,公司对于新业务模式、品牌和产品的前期运营、研发等投入较大,从而导致部分子公司形成暂时性的亏损。



其中,瑷科缦(AOXMED)、泊缇诗(Beauty Answers)和贝芙汀(Beforteen)3家新品牌业务的子公司分别亏损4082.52万元、880.33万元和100.83万元;

3家线下自营新业务的子公分别亏损1446.67万元、37.5万元和35.66万元;

6家医疗美容服务分别亏损557.2万元、490.51万元、257.72万元、54.37万元、19.55万元和0.23万元;

3家社交电商新业务分别亏损315.73万元、263.3万元和98.15万元;

4家对外投资业务分别亏损196.87万元、183.86万元、36.04万元和1.2万元。


薇诺娜等核心品牌增速放缓,十多个子公司业务亏损,贝泰妮储备新的增长曲线还面临不小的压力。



贝泰妮收到《问询函》未公告 2022年19家子公司亏损0.91亿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