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彩画技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建设者。
中国建筑彩画是中国建筑尚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了了解、传承中国建筑彩画文化,7月14日我与朋友来到了颐和园参观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锦色》
本次展览陈列了约70件展品,包括手绘彩画小样、拓稿原件、建筑彩画残件及修复器具、相关书目等,通过4个单元介绍了传统建筑彩画的构图、纹样、工艺技法和传承保护。
我国传统建筑彩画发展至清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官式彩画等级制度与施工规范,主要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与苏式彩画。



古人对于建筑上的图案也颇为讲究,创造了一系列吉祥寓意的图案,也带有很多的宗教色彩。体现出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借物抒情,寄托愿景。





除了惊叹于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和古人精湛技艺,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更应学习如何保护、传承古建筑彩画。
颐和园长廊处的彩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于长廊经过多次油饰和重画,一出现多处破损,并有人为的破坏迹象。现存的彩画在自然环境中面临老化和病毒的侵蚀,急需修复处理。
2020年,颐和园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长廊彩画病毒调查与勘察设计工作。历时两年,完成了大量勘察以及修缮方案。


彩画修复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保护传承这些精湛的彩画技艺、国家一直在不断进行普及教育,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传承千年艺术的大军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也要多了解、多接触这些伟大的工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古建筑的瑰丽。其实我们今天走进展厅,近距离接触彩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