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的邓艾横空出世?姜维什么情况下面对强劲的对手?(一)
拥有大局观对一个人的人生命运,那简直是太重要了。今天我们拿三个历史人物跟大家聊一聊这件事情。这三个人的出身也特别有典型性,一个是农村的放牛娃,一个是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另外一个是大城市的富二代。我们先来聊一聊来自乡村这个放牛娃,她叫邓艾,也有人说他是放猪,但是他放什么并不重要,不影响他人生的成长。虽然这个孩子出身于乡村,但是他很不一般,他能识文断字儿,而且特别爱好读书。我们也不知道是他母亲有文化还是族人有文化,能够让他从小识文断字,并且还很有思想。
邓艾年轻的时候生活在荆州,他生活那个地方跟刘备驻军新野不过百里路程。您看看,两个人的命运就此交织而过。当时在新野驻军的刘备是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将来建立的蜀汉政权就是。被这个放牛娃所颠覆的,不过对当时的刘备来讲,更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还有机会能够建立蜀汉帝国。但是邓艾在荆州的生活没有停留太久,曹魏大军一到,就把整个人口都迁到汝南颍川一带,在当地进行屯田。所以邓艾就跟随家人迁到了汝南和颍川一带,因为他们家出身贫寒,他父亲任何记载也没有留下,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是去世了还是失踪了。
总之,他是跟随母亲身边,通过族人的救济逐渐长大的。但是这个少年胸有大志,他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两句话叫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他就非常喜欢这两句话,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邓范字,就叫做是则。后来这个范字,跟家族的人冲突了,家族人当中有长辈或者同族已经叫范了,你就不能再起这个名字了。所以他给自己起名叫做邓艾,邓艾从小的时候他有口吃,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不太顺畅,这样一来他就成了一个闷葫芦。但这个闷葫芦脑子非常清楚,办什么事情井井有条,而且跟别人出门的时候,别人的关注还有多少里路,该怎么走?他在行走的途中经常指着某一个地方说,这个地方如果能埋藏一支兵马很好,这个地方适合防守,这个地方适合打伏击战,满脑子都是这些事情。
在别人看来,你一个苦出身的孩子,吃饭都是问题,天天琢磨领兵打仗,你这不是有病吗?邓艾在当时虽然没有机会领兵打仗,但是国家需要什么,需要你种粮食,需要你囤田,多打粮食。这方面邓艾也非常厉害,邓艾能识文断字,并且能写不错的文章,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才了,他就获得了,都未学是这样一个位置,但是多位学士多数是跟着主观。一些文秘工作,但是他口吃有一个成语叫做期期艾艾,形容人说话不是很利索,这个典故有一半儿就来自于邓艾,主观这边喊着,结果他在旁边可能干着急说不出来,主观也不太愿意用,他干脆就让他干一些,不需要跟人多沟通,多交流的工作,去干什么?
管理这些农田水利,包括牧场,这些都让他去管理,结果邓艾真是有水平,他管理的土地,良田平平整整,年年丰收,同时管理的牧场也让牲畜膘肥体壮,所以特别受到嘉奖。所以从这个领域当中不断被推荐,说这个人管理能力很强,一直被推荐到哪儿了?推荐到司马懿这里,司马懿让他当太尉府园,邓艾的人生就做了直升机一般,从一个地方的官员迅速到中央机关担任职务了,过不多久就被提升为尚书郎了,你像邓艾这样出身寒门的。他既没有广泛的人脉,又没有显赫的家庭,完全是靠实力得到了司马仪的认可到了这个位置,邓艾就获得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了,她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了。因为口吃没法讲太多的话,干脆就写了一篇祭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