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庄子齐物论读书笔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023-08-07 00:06 作者:不是来自喵星球的猫  | 我要投稿

原文:“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理解的关键是:“非指”与“非马”的含义。。。“指”跟 “马”,勉强可以理解,前面加个“非”,就模棱两可了,千思万绪,陷入思维的泥潭。比如后句中的“不若以非马”中的“非马”,如果这里的“马” 是 实物,实指,那“非马”,是否可以理解成不是马,那就是 羊,猪,狗之类,整句理解就是,不如用(羊)来说明白马不是马,牵一只羊来解释白马跟马不同,感觉逻辑不通啊,羊跟马,完全两码事啊,那么这里“非马” 中的 “马”,应该是虚指,跟原文前句“以马喻马之非马”中的一个“马”意思一样,就是对实体的马的形体颜色等的描述总结成概念的那个马,“非马”就是不要用马的概念,忘记这概念,而要超出概念,看到马是实体、本体,而不是执着于马的概念,虚位。马之非马,即当时战国名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论题,有的网友说齐物论的马非马,不同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公孙龙提出过“指非指”“白马非马”的论题,庄子这里肯定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反驳,庄子何曾自创过指非指,马非马??综上,窃以为“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解释为:从马的概念(相跟色)来解释说明白马跟马不一样,白马不是马,这也太烧脑了,还不如(非马)抛弃概念,(别玩这些文字游戏了),从本体实相上去说明区分 白马不是马。比如你直接骑一匹白马,再牵一匹其他的马过来,对比对比,一目了然,看看到底你骑的白马,跟你牵过来的马是否一样还是不一样???书不尽言,庄子总体意思估计是,超越名称概念,去认识 本体,即前文说的“莫若以明”“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别被这些概念把自己给绕死了。“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字面可以解释成:天地也只是一个称谓、概念,万物都可以用一个马来命名,这两句可以理解成互文句型,也可以解释成:天地万物,都可以用马一个称谓来称呼、命名,言外之意,就是庄子批判嘲讽了名家 对“ 指、名、物 ”(代表作就是那篇《指物论》,简直就是绕口令啊,晦涩难懂) 的过度阐释和发挥,搞出一堆死一亿脑细胞的名字概念,这也只是我目前,姑且的理解,跟其他人把这两句归于齐物论,甚至神话了 的解释不太一样,甚至有人说这两句让多少人开悟了,夸张啊!感觉这一段这几句,就是庄子正在课堂上,宣讲齐物论的主题,有学生突然提问,问庄子对文化圈的热门话题:指非指,白马非马怎么看?庄子也就随口讲了几句题外话而已。 2023.8.6下午 电脑上记录于成都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晚上又有了新的理解:因《指物论》里面大量使用“天下无指…”和“天下有指…”,故庄子说“天地一指”,应该是有针对性对指物论的回应,别把这两句神话了,天下就是天地的意思,而天地跟万物,意思也相近,为了理解方便,原句改作:万物一指也,天地一马也。如此对这两句千古难句,就有了合乎庄子齐物论的理解,且合乎逻辑,意思是:万物为一,只有一个称谓(故称“一指”),天下的马为一,没有什么白马黑马,只有一种马(故称“一马”)。如果把这两句看成互为,那就不需要改词的位置,意思是:天地万物为一指,为一马。庄子不仅批判了公孙龙的学说,还把他的概念借为己用,高啊,不亏是庄子。

庄子齐物论读书笔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