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烟火续写繁星之章第一段

2022-05-21 06:23 作者:呵呵呵拉拉裤卡死机  | 我要投稿

这个故事,是一个“天使”的故事,它从一个美丽的下午开始。这个故事开始于1976年,这是一个美丽篇章的序曲。

1976年7月17日,一个女孩在清河县靖远镇江家坪村出生了,她的母亲杨海宁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陈清穗,里面包含着杨海宁对女儿的期望,希望她的女儿像田间的麦穗一样,坚强不屈,亭亭玉立,在人生之中能够坦然的面对风雨。

但要讲这个故事,我们还得从头开始!

陈清穗的家可以说是书香门第,她的太老爷爷陈龙举是靖远镇附近有名的教书先生,是光绪十一年的举人,可谓是博学多才之士,但是怎奈当时社会黑暗,陈龙举又刚正不阿 ,陈龙举在官途中次次碰壁,最后在光绪光绪三十二年陈龙举对这黑暗的世道彻底失望了 ,把自己在靖远镇的老宅修建成了靖远学堂,当起了教书先生,之后的日子尽管穷困,倒也清闲自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庭兵败如山倒,由孙中山和黄兴率领的革命军,一举占领了武昌城,整个中国大陆刮起了一阵新的风潮,革命的浪潮很快就影响到了清河县,11月15日,清河县的革命者在新军的配合下攻下了清河县,陈龙举作为清河县有名的开明学者第一个站出来割下了自己的辫子支持革命,并且让自己的儿子陈正德参加了本县赵耀龙赵团长率领的新军参加了革命。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统宣布退位,陈正德觉得革命已经结束,再加上自己父亲陈龙举的病越来越重,陈正德退了伍,就这样陈正德一生一共就当了不到3个月的兵 。之后陈正德就一直和他父亲陈龙举安静地生活在清河县,教书种地,也算是自给自足吧。

陈正德在之后花费自己多年挣来的钱买了5亩薄田,一亩田大约一年能产出7担谷,陈正德一家一人一年四担谷,算来算去还有22担谷的盈余,凭借这些粮食,陈正德一家的生活不算好也不能算坏吧。1920年,陈正德25岁了。在亲戚的介绍下和隔壁七宝村的赵若兰结了婚,两口子生活也很融洽。1年之后,他们的孩子陈正海出生了,之后的日子更加清苦,但也就那么将就着过吧,毕竟这年头能有口饭吃已经是很好了。

之后日子就一直这么平淡地过着,但直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平淡终究被无情的打破了,那是一个抗日战火四方激扬的时代,也是一个血流成河的时代啊,血色浸染下,华夏之地哀鸿遍野啊。

就是在这样的岁月下,陈正海逐渐长大了,在这场血雾之中 ,他也失去了他的亲人……1938年10月19日日寇为了夺取清河县,日寇发动了一次对清河县的大空袭,好巧不巧10月19日那天正好是清河县大集 ,大集上顿时弹如雨下,清河县各个街道火焰熊熊,炸死了不少赶集的老百姓。场景真的惨不可言,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其中赶来卖粮食的陈正德和赵若兰就死在了清河县白花河的石桥畔。硝烟散尽,漫漫的血腥味道浓烈依旧 ,悲鸣的白花河水,流淌着的是否是哪无尽的哀伤啊。

这没齿难忘的仇恨,已经深深的扎进了陈正海的心,这个17岁的青年毅然决然的参军了八路军,陈正海立下了誓言说:不把日本鬼子赶出去,枉为男儿也。他也终将在这战火激扬的时代里,心向光明,捍卫家乡!






烟火续写繁星之章第一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