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焦虑 | 这样缓解焦虑
情绪紧张、烦躁、担忧、恐惧、身体不适
吃不下饭、坐立难安、夜晚辗转难眠
反复出现,却难以克制......
01·
焦虑|认识
上述问题大家都不陌生,有时它们短暂烦扰着我们,更有甚者为之感到痛苦。
心理学上这样定义焦虑:焦虑是对即将到来的威胁和不幸的忧虑预期, 并伴随紧张的烦躁不安、担忧、烦恼和一定的身体症状。
焦虑分为两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焦虑情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及不好的想法,如马上要考试、见重要的人、作述职报告...因此大多是压力的衍生物,是人生存的本能反应,情景过后就会恢复正常。
特质焦虑(焦虑症)是个体广泛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焦虑情绪一直存在,非常稳定。在压力的情境下会体验到更频繁,更强烈的焦虑和担忧。
02·
焦虑|影响
正性影响:适度的焦虑会鞭策人们表现更出色,焦虑会促进和加强躯体和智力等各方面的表现,将有利于个体才能的发挥。
负性影响:过度的焦虑可能让人发挥失常,每个人对焦虑的感知不同,并在认知、行为等多方面展现出不同表现。
焦虑症的的影响更为明显,常常削弱人的自信心,在平静的时候让人感觉惶惶不安,在忙碌的时候感觉手忙脚乱。
焦虑并不偏爱脆弱的人
只是每个人
焦虑的对象和程度不同
03·
焦虑|缓解
1.深呼吸
当我们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深呼吸”技能来缓解焦虑情绪。
可以学习简单实用的:腹式呼吸法。这个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因为它能激活身体的放松反应。它能帮助身体远离交感神经系统的“战或逃”反应,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放松反应。
具体方法如下:先尝试着慢慢吸气(同时心里从1默数到4),让新鲜空气先充满小腹,然后再慢慢扩充到胸部,接着暂停屏住呼吸(从1数到4),最后再慢慢地呼气(从1数到4)。整个过程可以重复几次。
2. 接受焦虑状态的存在
焦虑只是一种情绪。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人们对情绪的认知和做出的行为反应会衍生情绪带来的影响。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接纳适度的焦虑。接纳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就喜欢焦虑或者把自己陷入痛苦中。它只是说当你接纳了事实,你会从中获益。即使焦虑的感觉依旧不那么理想,它也不是让人无法容忍的。消除或对抗焦虑感只会使得自己状态变得更糟,它只会延续“焦虑是无法容忍的”的想法。
3. 关注当下
人们感到焦虑时,通常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忧虑不断。所以,先对自己说“暂停”,然后呼吸并体会此时正在发生的事,将有助于缓解焦虑。即使糟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聚焦于当下也能有效帮助你提升能力应对危机。
4. 反思自己的想法
有时大脑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这些想 ** 强调或者加深已有的焦虑状态。而有些时候是因为懒惰或拖延产生的罪恶感,那这时则需要行动起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即可缓解。
5. 运用正念自我对话
焦虑时,头脑中可能会出现很多负面的对话。你要意识到这些负性念头的存在,然后尝试用正面、积极的话语来自我对话来自我鼓励。引导我们的认知往正性方向进行。
6. 关注有意义的活动
关注有意义且目标导向的活动也能帮助缓解焦虑。如果此刻你并非处于焦虑状态,会做些什么呢?比如原本打算去看场电影,那就继续去电影院;如果原本打算去会见朋友,那就继续去赴约。最糟糕的做法就是无所事事,感受焦虑情绪。不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焦虑本身,这对好转没有帮助。完成原本计划完成的事情,或寻找让你快乐的事情,能帮助你明白即使焦虑也仍然能好好生活。
行动力是焦虑情绪的天敌
焦虑症不必硬抗不必忍耐
医生和咨询师都能为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