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被退回的,现在再发一次
8月29日,星期一,即使是到了晚上八点半,室外温度却没有任何要退去的意思,很多人趁着这个时候,去江里游泳。
我刚到江边,看到一艘船从对岸边驶出,行驶的轨迹慢慢展开,形成一道又一道的波浪,温柔地推着江里的人们,人们也乐于将自己的身体在波浪里伸展开来,享受着水流带来的乐趣。
一般来到这,我都笑不起来,这回也是。刚坐下花圃旁,望着暗流涌动的柳江,心里还是那个滋味,那个说不出来的滋味。一时间,望着那个熟悉的地点,仿佛我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里,他就能从那里被我钓出来,回到岸边。
由于最近都有回忆读书的时光,所以这次的想法和以往也有些不同,这次我好好回想着,当初出事后老师们说过的话,不过大都是出事后第一天上课的内容。我记得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后,就开始上课。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老师们其实并不冷血,失去一名学生他们心里也很难受,如果我们当中有谁绷不住,下了课找他们说一说心里话,我想最先流泪的还是他们;政治老师,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让我们趴着休息了一节课,让我们反思或缅怀,回想整件事,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我想,她是想用无声的话语,引导我们自己内心,从黑暗中走出来。至于效果如何,还得看个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样,这件事过后还没有走出来,时不时还想着一些政治、哲学的问题,然后演变成一些行动,或者是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我猜应该没有,不然我想我应该能在一些时间去江边看望他的时候,和他们或多或少能碰上一面;英语老师说得就显得有些绝情,她大概说了人死不能复生,且发生的就发生了,如果我们一直沉溺在伤心的河流中,那比他在水里死去会更加可怕,而且她敢肯定,我们一定会忘了他。现在想想也是不无道理,因为还真有人忘了。当然,这不能怪英语老师无情或者同学们无情,因为这就是这个社会所孕育出来的人之常情。假设我和他关系没有那么好,或许我也会忘掉他这个人、这整件事,完全不会多问,完全不会多想。
回忆过去,总结现在。按平常,我都是每年的五月一日过来看望他,但是今年过来的次数比较多,当然没有刚出事的2014年多。八月某一天实在是太想念他了,就像他在我脑中召唤我过来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就自己过去了,为此我的车还被贴上了罚单。今天过来,本无想法的,但是朋友邀约我去江边游泳我拒绝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江边看看他,当然不是为了找游泳的朋友们。我想可能是因为今年我有了一些变化和一些想不开的事,所以才来见他,希望他能告诉我一些事,让我有些头绪。但好像我没有领悟到,每次来都是在想着当今社会存在的人性问题,但很可惜啊,我无力挽回,可能社会主义并不需要Batman这种资本主义的产物。
为什么我会想到Batman?原因是《The Batman》这部电影成功地唤醒了我内心中互斥的两种形态,它们分别是光明与黑暗。光明,即我现在所认为的个人英雄主义。虽然这个社会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我发现一旦没有人挺身而出,那就真的没有人会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大家都是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大家面面相觑,眼睛都瞪出眼屎来,恐怕这个社会早TM完了。我一直都在履行自己在入团申请书里的承诺:“奉献自己,关爱他人”。我想,只要我还能动,那我还能做点事;只要能做点事,就一定能做出我的贡献;黑暗,即我亲眼目睹一些黑暗的事后,心中产生的怨念和暴力。我觉得某些人,他们害怕暴力,害怕麻烦,所以只会挑软柿子,如果有Batman,这些人肯定会恐惧,自己的东西掉在地上都会让他们害怕,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达到打草惊蛇的作用。只可惜现代社会,讲究法制,法律不仅仅成了弱势群体的武器,在强势的一方它的作用会更大。法律,其实是最大的保护伞,它保护着所有的人。但法律的存在,也相对的反映一个问题:法律越是完善,越能说明这个社会其实越险恶。所以我想,也许用最原始的方法,总能解决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
很早之前我心中就树立起了Batman的形象,但一直没有爆发出来。当长大后,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和社会的缺陷,真正感受到阴暗的时候,心里就好似掉进了蝙蝠洞,才将自己既伪装又显现出来,用心中相斥的两种形态,孤注一掷地结合行动打造自己想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