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次不平凡的日常——我用心理学知识救了一个人
出了事之后,才发现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情只是日常而已。
故事的梗概是:我识别到了一个试图自杀的人,并且救下了ta。处于保护目的,我不会透漏任何事件相关的人员(除了我)。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即使我救下了ta,也会因为了解信息不足而无法继续展开疏导工作,而互联网在全貌都看不清的情况下,无论好坏,即使可能自己认为是好话,也不一定适用于试图轻生者。所以出事之后,不要诉诸互联网,更不要去抱怨,去埋怨,以免事态恶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要靠一个人来阻止这次行为。接下来我就将这次事件总结成可操作的步骤,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识别自杀倾向、并且做出正确决定。
如何识别自杀倾向
如果一个人直接告诉你ta想要自杀(或者类似的话语),这意味着还没有很严重,ta既然愿意和你分享,自然也有想要寻求你的帮助。请一定不要拒绝,即使你可能有事情会顾不上ta,但是请简单听ta倒一倒苦水,就可以缓和很多,也不必要出主意、跟ta一起愤慨之类的,静静聆听对方就是很有效的办法。如果发现ta埋怨的地方脱离了具体事件,而是上升到了抽象的层面(例如:我觉得活着好累;我感觉这个公司都挺仇视我的。而非:这个工作好难做;那个员工一直都看我不顺眼),那么,试图引导ta思考更具体的方面,例如ta说:“这个世界敌意好大”。就引导说为什么,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让你有这种感觉呢?
因为抽象的东西往往会上升到哲学高度,到这个高度时的人就很难去改变这个事实,但是这种“总结”能力是大脑对世界的简单解释,真正的世界肯定不会像例子里说的“敌意好大”,而是好事坏事接连交替发生的。而引导ta到具体事件上的时候,ta自然就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件来进行自愈,从而让抽象的悲观言论不攻自破。
当然,以上听起来很简单,也确实是简单难度,因为对方知道及时沟通,但出于各种原因,对方已经不再主动沟通时,就进入到下一阶段了。
就比如我遇到的这个案例中,主角患病,不愿意让亲戚朋友来无条件关爱自己,所以决定瞒着所有人,试图自己把病治好。但无论如何,原因不是我们现在要寻找的东西。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识别自杀倾向。
到了这个阶段,对方就不会主动来和你沟通。但是有自杀倾向的人往往也是心灵有矛盾的,这种矛盾会通过潜意识不经意地展现出来,比如一些言论上的,以及行为举止与平常有不同,就需要当心了。而且也不必过于细究,一般的话,表现出来的异样是很明显的,不是说“喜欢挠头”“喜欢抠指甲”就算是自杀倾向了。到了这个地步,一眼就能识别出来,不需要经过什么专业训练。(我不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因为如果有试图自杀者看到后可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
同时要注意,在确定之前,要先观察、或者询问对方是第一次这样做,还是持续地、不断地在做这类事情。如果是第一次或者还不到一两天的话,那可以稍微松一口气,因为第一次就轻生的概率非常小。对于ta来说,选择活着还是轻生是一个不断对抗的过程,因为也有人在爱着ta,ta也会有放不下的事情。但这个过程如果持续了很长时间,譬如一个月、半年都是这样,那么必须要引起你的重视。对方轻生的概率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加。所以,如果你确定了对方是存在长时间的明显异样且带有自杀倾向的言论、行为,请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找到对方,确保对方的安全。
这是我这次所遇到的情况。在观察到对方在很长的时间跨度上都有相关言论之后,我试图去和ta交流。因为我和对方的关系不熟,ta直接说出了想要轻生的想法(事后和ta的朋友沟通发现,前一天晚上甚至都没感觉出来任何异样)。这个时候,识别完毕,就要开始下一阶段的作战了。
如何阻止轻生行为
首先,收集对方的信息,越多越好。对于我而言,我根据已知的信息,去和辅导员还有指导老师进行联系。联系辅导员属于领导层面的,这一层面的人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同时具有足够的资源,将已知信息交给他们进行比对,很快就能锁定具体是谁。同时,他们拥有的视野要高于我们,意味着领导层在处理事件时会更加成熟稳重。而和指导老师进行联系,是因为他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素养,虽然我对危机干预有过了解,但是实际上手的时候是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手机里有一个人懂得危机干预,懂得心理学,请直接和ta联系。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产生:纠结,可能领导在忙,会不会打扰对方,万一对方认为自己是在开玩笑该怎么办之类的想法。如果有的话,你需要做的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你已经识别到了,你需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在人命关天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应该给你亮绿灯。
同时,和ta要保持联系,要说一些能够转移思路、能够引起对方思考的话题,例如:今天吃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
最后,要确保能够定位到对方,如果带了手机的话可以直接联系警方使用手机号定位。同时也可以思考对方最可能选择轻生的地点,对应地展开地毯式搜索。
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要相信对方是否在说些试图安慰你的话,比如“我已经没事了”、“已经回宿舍了,不用管我了”之类的话,一定要亲眼确认了对方处于被救下来的情况之后才算结束。到此,救人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当然,救下来之后,你可能会想继续帮助对方解决ta遇到的问题,有一种“好人做到底”的想法。但你也应该知道,这些事情的复杂程度可能难以想象,如果你没有专业的知识,继续帮下去可能是在帮倒忙;如果你没有做好牺牲自己大量时间与资源来帮助ta的准备,你的任务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
辛苦你自己了,晚上加个鸡腿吧?ʕ⁀ᴥ⁀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