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海军东方舰队的印度洋激战(三)
4.备战
3月5日一早,随着货轮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到达亭可马里,东方舰队最翘首以盼的飞机终于得到补充,此前性能优越的海飓风战斗机因为不能折叠机翼,导致只能系留在光辉级航母的起倒桅上,而竞技神号的升降机因为更大所以没有此等问题,因此807中队的12架海飓风代替814中队的剑鱼成为了该舰的新舰载机。这样一来,东方舰队的各战机数量如下:海飓风战斗机36架,管鼻燕战斗轰炸机36架,岩燕战斗机12架,大青花鱼攻击机68架。应萨默维尔的要求,数架管鼻燕被安装上机载雷达 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在这之后,东方舰队以光辉级航母为目标,进行了雷击训练。并对战斗机拖曳目标进行了防空炮模拟射击训练与战斗机射击训练,在短期内,战斗机飞行员已经可以精准预测提前量并予以目标打击。在这期间,飞行中尉帕特尔根据在新加坡的作战经验结合东方舰队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新的战术:通过防空雷达获得的敌机位置信息传输到航母战斗机引导室,再传输给飓风与岩燕飞行中队并埋伏在高空,发现敌机后2架一组俯冲攻击敌机队尾部目标,如果敌机发现并还击,切不可与其缠斗而是立即俯冲脱离战斗,如日机追击,则由另一队攻击驱赶之,这样在机群规模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短时间占据数量优势,最后两架飞机互相掩护驱赶并摧毁咬尾敌机。而即使失败,也能短暂拖住敌机,给管鼻燕战斗机攻击迟钝的敌攻击机群的机会。这一战术迅速得到萨默维尔的重视并普及给全体战斗机飞行员,为了在实战中有效实施这一战术,训练又延长了半个月。终于,在3月28日,萨默维尔收到日本舰队将于4月1日左右前来攻击后,便立刻给航空舰队补满了燃料,前往阿杜环礁等待战机去了。
为了应对将要来袭的强敌,东方舰队划分为三个战斗群
航母机动群:包含3艘光辉级航母与2艘e级轻巡及4艘间战期的4主炮驱逐舰,活动于锡兰东南方向
前卫群:包含4艘复仇级战列舰,厌战号,两艘郡级重巡3艘一战时期建造现代改造后轻巡,3艘一战驱逐舰,其中便包括在马来海战死里逃生的吸血鬼号与泰尼多斯号。活动于锡兰南方。
雷击群:包含2艘n级驱逐舰,2艘p级驱逐舰,两艘h级驱逐舰,是大多是战前与战时建造的驱逐舰,火力强,速度快,鱼雷多。活动与锡兰北部躲藏于沿岸群岛中
就此,英军的部署已经完毕,大战一触即发。

5.日军的计划
即便掌握绝对优势,日本南方舰队司令近藤信竹仍然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小泽治三郎率领龙骧号与护航舰艇在印度洋北部进行攻击切断英军海上运输线以援助陆上的推进,而南云忠一的主力则突袭锡兰的军港,将英舰消灭于港口,创造第二个“珍珠港式”的胜利。
“如果敌人不在港口怎么办?或者说,敌人根本就将军港设为诱饵?” 南云忠一问到
但他的声音却沉没于提前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的众人的话语中。
这时,近藤走了过来,拍了拍南云的肩,语重心长地说“英东方舰队只是临时凑起来的小角色,没什么万一,如果有的话——中将阁下,好好干吧,相信你这个前线指挥官能够有自己的判断。”
南云漫不经心地应答着,此时他仿佛也被这气氛感染,觉得自己的担心只是多余的,毕竟这一行动自始至终保密等级都很高,于是便离开去清点自己的战舰去了。
机动舰队也分为三队,但通常在一起行动
1.空袭分队:包括航母赤城,飞龙,苍龙与翔鹤级两艘航母共310余架战机
2.支援分队:包括四艘金刚级战列舰与两艘利根级重巡洋舰
3.水雷战队:1艘轻巡洋舰与11艘火力强大的新锐驱逐舰
此外还有补给舰队的补给舰9艘
双方部署完毕,大战一触即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