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心译】阿尔弗雷德·霍顿英式军刀14期(剑上功夫:脱离、拍击、双击、阻止之刺)

2019-05-22 12:08 作者:舌尖上的狮子  | 我要投稿

阿尔弗雷德·霍顿(Alfred Hutton)(1839-1910),是维多利亚时代国王骑兵卫队(the Kings Dragoon Guards)的军官,著名的作家,古文物研究学者,以及著名剑客。他创始了英国第一次对历史武术(Historical fencing)的复兴。

 

1889年,霍顿发表了他最富有影响力的书籍《Cold Steel: A Practical Tratise on the Sabre》,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军刀训练方式。

 

在本次的更新中,舌尖将为大家讲述阿尔弗雷德·霍顿军刀书中的进阶课程,关于脱离、拍击、双击等内容。

一、脱离(Disengaging)

对手在架势之中自然会占据和压制你的武器,此时将你的剑突然从对手剑的那侧撤走,以期望对手自己展露出破绽以供你发动攻击。那样的技术动作就是脱离。

这个技术表现成两种方式:或像要发动斩击一样从对手剑尖上方绕到另一侧;或将剑从对手剑下绕过,就像在小剑之中做的那样。从对手剑上方脱离的话,建议发起一次斩击;从对手剑下方脱离,则建议发起一次刺击。

 

二、拍击(Beating)

这是一个关键在于力度的动作,将对手的剑打开,从而造成一个空档。

 

像下方这个场景里描述的那样:

 

师傅和学徒以四号位接战(内侧接战式),随后师傅希望用力在学徒剑上压迫出一个空档,并打算用cut2从学徒剑的内侧斩向学徒,若师傅的计划成功了,这将是一个非常难以防御的攻击。

因此,师傅迅速地将手部变成三号位的样子,从而使用自己的刀背对学徒剑的弱剑身(foible)进行拍打,使得学徒的剑偏离中线来到师傅的左边,并且立刻向学徒右脸发动cut2。

学徒为了防御,他只能够压低剑尖,采取高位八号位(high octave)防御。

 

另一个场景是这样的:

 

两人以三号位接战(外侧接战式),师傅将他的手部转为四号位的样子,使用刀背拍打学徒的弱剑身,使得学徒的剑偏离中线来到师傅的右边,师傅得以向学徒发起cut1。

学徒为了防御,他只能压低剑尖,采取高位一号位(high prime)防御。

 

 

注意:面对上述的拍击招式,这两个意大利风格的防御动作(指高位一号位和高位八号位)是唯二防御的选项。

三、双击(Redoubling)

这是一个当对手忽视了防御后反击的机会时,我方迅速执行“再次攻击”的技巧。要发起双击,你应该在第一次攻击的弓步状态时让脚只回收一点点,随后再立刻发起瞄准另一个位置的新攻击,使得第二次攻击抢在对手恢复架势之前击中他。

双击(redouble)不要与一个差劲的动作“再刺”(remise)【注1】搞混淆了。后者指的是在一个弓步之中发起两次攻击,而且被人们认为“再刺”一个差劲的剑技,因为它承受着在第二次出剑时被对手反击动作打到的风险。毕竟就算是在剑术比赛之中,反击(riposte)也是记为有效的。

 

——【注1】:Remise这个词被翻译为“再刺”时,仅仅在击剑运动中出现。我不负责任地猜想,是因为最初在击剑领域翻译这个词的时候,翻译者认为击剑都是“刺”的,因此译为“再刺”。我觉得这么翻译是有失准确的,不过既然前人已经有公译,那我也就这么翻译。

有趣的是,remise这个词还有“让予”之意,这与霍顿书中认为remise有着巨大的被反击风险十分恰当。毕竟一个弓步里做两次攻击,不就是把自己的身体“让予”对方了么?(笑)

 

四、阻止之刺(Stop-Thrust)【注2】

这是一个面对对手鲁莽冲锋时,非常有用的技术。实际上这是一个抓取时机的刺击(a time thrust)【注3】,使用方法是:

将剑尖放在对手的胸前或者脸前,随后在对手冲来的同时,向后滑动左脚进入弓步的姿势,直到剑与对手相触。


——【注2】:又被译为【迎击刺】。我个人觉得【迎击刺】的翻译稍微有点折损原意的嫌疑,因为这个动作严格意义上条件不是用在对手攻击的时候,而是对手鲁莽地向前冲的时候。毕竟对手发起攻击时并不一定会鲁莽地冲来,而是轻巧而谨慎的攻击,甚至不带任何弓步动作,这种情况下使用本技术无疑是不恰当的。故在权衡之下,我将它按照原文【stop-thrust】逐字翻译为【阻止之刺】,意思是阻止对手冲入的刺。

——【注3】:关于抓取时机的攻击,参见第十三期。

 

五、低位置的阻止之刺(Under Stop-Thrust)

这是另一种抓取时机的刺击,名字也被称作“Passata sotto”,正如其名,这个招式有着很浓重的意大利味道。它是这样施展的:

将后腿向后滑动,并带动身体尽可能地向低前方降下,并且将左手手掌撑于地面去支撑这样的姿势。剑的部分施展着刺,并且抬的很高,用于提供对身体的保护。【注4】

 

低位置的阻止之刺


——【注4】:阻止之刺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优雅的技术。在阅读霍顿的教材之前,我本人一直以为这样的动作是伴随着一个向前的弓步使用的,在实际练习对战环境中,我以错误的方式施展这样的刺击时,总是得到双杀的结果。随后,我盲目地将这个现象归结于“自身距离感”的问题,而随着练习的深入,这个“神仙般的距离感要求”却始终遥不可及,实际上仅仅是因为缺乏正确施展技术的知识而已。

在正确地阅读霍顿的教材之后,我对这个动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突然之间“阻止之刺”变得合理而且高效,这是翻译和学习HEMA文献的过程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我一直都认为:如果说一个技术要求使用者有着超人般的体魄,或者近乎于神仙一般的意识的话,这个技术多半就是有问题的。或许并不是技术本身有问题,而是单纯的在复原历史武术的进程中出现了理解问题。

毕竟,任何实践性的武术都是给人使用的,它不应该是设计给神仙或者超人使用的。我想这是每一个HEMA研习者,尤其是从文献中出发的研习者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尊重大师是一方面,但是也不要神话大师,将一些技术归结为“大师有着超人的能力”,大师也是人,或许问题的根本原因仅仅是自己理解错了而已。


【随心译】阿尔弗雷德·霍顿英式军刀14期(剑上功夫:脱离、拍击、双击、阻止之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