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在阴影下的“前驱AE86”

2019-11-27 15:35 作者:没钱改装的羊  | 我要投稿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欧洲市场主导的两厢FF车风潮刮到了日本,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系厂商也推出了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乘着这股潮流,在已经拥有一系列Liftback车款(严格来说:Liftback也算是两厢车,但跟短小精悍,且造型更接近传统Sedan的Hatchback相比还是有区别的)的丰田,也在1984年推出了基于热卖车款第五代Corolla打造的全新Hatchback车型:Corolla FX,以进一步完善它们的两厢FF车阵容。

Corolla FX中的FX代表Future X,正如它的名字,比起沿用TE71老旧底盘的AE86,Corolla FX更为现代化。贴合时代的FF布局自然不用多说,它还与第五代Corolla的大部分车型一样采用了麦弗逊式四轮独立悬架(AE86:??),另外它还有着比AE86更短小精悍的车身,更低的风阻系数——0.34的cd值,在当时的日系Hatchback中,算得上是顶级水平。

而在动力方面,早期除了两款SOHC机器(以日规Corolla FX为例,搭载1.5L机器的车型代号AE81,1.6L一律为AE82)以外,顶配的GT搭载了与AE86同款的4A-GEU……准确地说,Corolla FX GT的那套4A-GE,其实更接近于AW11型MR2的那套——因为它们都是横置的。按照丰田当时的命名规则,其正式名称为4A-GLEU。复习一下,L代表横置,U代表带废气净化装置,机身上的文字仍然是4A-GE。

虽然这套4A-GLEU是横着放在Corolla FX上的,也有针对横置布局的一些优化改造,但跟同门AE86上的4A-GEU相比,数据上并没有差距,其仍然拥有130ps的输出,爆发时间同样是6600rpm,它也跟4A-G系发动机一样,拥有非常犀利的响应速度。根据当时丰田社内测试,空挡状态下一脚油门下去,从怠速800rpm飙到7700rpm,只需0.98秒。

除了强劲的发动机,站在性能顶端的1600GT还附带(相对)特殊的车身套件,真皮方向盘以及7向调节座椅等设备。

如此一台强劲的Corolla FX GT,在当时伴随着“2BOX上級生(2BOX Car可简单理解成传统两厢车)”的广告语登场,它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代搭载DOHC机器的日本产Hatchback,比较搞笑的是,这仅仅比之后推出,同样搭载DOHC机器的AT型Civic Si,早了不过11天而已。

不妨抛弃那些无用的情怀或者FR布局的所谓优势,AE82的整体表现,其实较硬件老旧的AE86出色不少。尤其是在赛场上,Corolla FX的平衡性更高,短小精悍的车身也让它更为灵活。

 

Corolla FX曾活跃于A组赛事当中,图为MINOLTA TOM’S Corolla FX战车,更换了四活塞前制动、TRD减震筒,发动机输出也提高至190ps。

 但是赛场上的优秀表现却没有为Corolla FX的市场表现带来多少正面意义。毕竟对于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看到Corolla这个名字,便会自动自觉敬而远之;再者,AE82的外观造型较之对手显得更为老气;还有就是,同样是高性能型号,丰田的性能数据,总是要比本田的产品弱那么一点——搭载ZC发动机的AT型Civic Si,在6500rpm就能输出135ps了。

 

“大电视” ——AT型Civic Si

虽然AE82型遭遇了尴尬境况,但丰田并没有直接将Corolla FX车系送进历史,不过,也正因为AE82型在日本市场遇冷,丰田也从之后的AE92型Corolla FX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欧洲市场上。

此举也导致Corolla车系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Sedan主要针对日本市场,Hatchback主要针对欧洲市场”的奇妙境况。可以说直到今天,最新的Corolla虽已成为了(基本上)统一规格的全球车,但两厢版的存在,或多或少依然考虑到欧洲消费者的需求。

Corolla FX(E80型)型录

 

 

 


活在阴影下的“前驱AE8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