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差点毁灭上杉谦信一族的“御馆之乱”究竟是怎样的内乱?

2022-06-28 16:36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日本的战国时代以“下克上”为时代主流,几乎所有此规模较大的战国大名都曾经爆发过大规模内乱。而越后上杉氏的“御馆之乱”被认为是日本战国时代规模最大的大名内乱之一,差一点毁灭了上杉谦信一族。那么差一点毁灭上杉谦信一族的“御馆之乱”究竟是怎样的内乱呢?

越后上杉家(长尾家)在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位英主——上杉谦信,越后上杉家也在上杉谦信的带领下跻身战国大大名的行列。然而上杉谦信之下的上杉家存在两个重大隐患:第一是上杉家的“领国一元化”非常不彻底,内部存在很多独立性很强的国人豪族,“二五仔”占比极大。

第二是上杉谦信出于某些原因而终生未婚,一辈子没有亲生子女。越后上杉家的家督总是要有人继承的,上杉谦信只得从自己所收的养子中挑选继承人。但上杉谦信几个养子的出身大为不同,与越后乃至北陆、关东的各势力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动乱埋下了伏笔。

上杉谦信最重要的养子有两个:一个是上杉景胜,他的亲生父亲长尾政景是越后上田长尾氏当主,母亲仙桃院是上杉谦信的姐姐,是唯一与上杉景胜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另一个是上杉景虎,他是北条氏康之子。上杉与北条结盟时,上杉景虎到上杉家当人质,后被收为养子。

单论血缘关系,上杉景胜是上杉谦信最亲近的养子。但上杉景胜出身的上田长尾氏在越后自成一派,早年还与上杉谦信为敌,导致长尾政景死得不明不白。因此包括上杉旗本众在内的很多上杉家臣都担心上杉景胜继位会让被边缘化的上田长尾氏彻底翻身,损害自己的利益。

与上杉景胜相比,上杉景虎是在越后没有自己势力的“外来户”,他当家督自然更容易维持越后各派势力的利益不变。于是上杉家的很多旗本和谱代家臣都支持上杉景虎继位,而以上田长尾家为主的外样家臣和部分谱代家臣支持上杉景胜继位,两派势力分庭抗礼,各有优势。

上杉谦信在两个养子之间“和稀泥”,比如让仙桃院的女儿嫁给了上杉景虎。可能上杉谦信觉得自己还年轻,继位人的问题可以从长计议。然而天正六年(1578年)三月,上杉谦信在上厕所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晕倒。虽然上杉家全力抢救,上杉谦信还是在晕倒后的第四天去世。

因为上杉谦信在临终前的四天一直人事不省,所以他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继承人的遗言,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随即围绕家督的宝座展开争夺。天正六年(1578年)三月十五日(上杉谦信去世后两天),上杉景胜先发制人地控制了上杉家主城春日山城的本丸、金银库和武器库。

五月五日,上杉景胜与上杉景虎在春日山城开战。由于上杉景胜控制了春日山城的战略要地,上杉景虎首战不利,逃往上杉宪政(前关东管领、上杉谦信的养父)的御馆城,继续与上杉景胜对抗。因为上杉景虎的大本营是御馆城,所以这场上杉家内乱被称为“御馆之乱”。

上杉景胜立刻发兵进攻御馆城,但上杉景虎派的很多武将(如北条高广父子)都是跟随上杉谦信四方征讨的猛将,上杉景胜一时无法攻克御馆城。而支持上杉景虎的越后国人豪族和上杉景虎的亲哥哥北条氏政都派兵救援,只要各路援兵在御馆城集结,胜利者就是上杉景虎。

不过由于越后当时大雪封路,以北条氏政为首的各路援兵无法及时赶到御馆城,唯一能及时赶到御馆城的援兵是北条氏政的妹夫、武田信玄之子、甲斐武田家的老大——武田胜赖。只要武田胜赖按时到达御馆城,上杉景虎一切都会好起来,上杉景胜派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上杉景胜派使者与武田胜赖谈判,以割让上野领地、送武田家黄金一万两、迎娶武田胜赖的妹妹为妻等等一系列优厚条件换取武田胜赖退兵。武田胜赖觉得上杉景胜开出的条件确实非常优厚,还能借此与上杉家结盟共同对抗织田信长,就答应了上杉景胜的要求退兵了。

武田胜赖的退兵可把上杉景虎害惨了,得知武田援兵不会到来的御馆城士气大降,支持上杉景虎的武将也先后战死。天正七年(1579年)三月十七日,上杉景胜攻克御馆城,上杉宪政和上杉景虎的儿子道满丸都被上杉景胜杀死。上杉景虎则逃往已经倒向上杉景胜的鲛尾城。

最终走投无路的上杉景虎在三月二十四日自杀身亡,“御馆之乱”结束。但反对上杉景胜的越后豪族此后依然不停地起兵(如新发田之乱),上杉景胜直到天正十七年(1589年)才平定了越后的全部内乱。而此时距离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小田原征伐”已经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差点毁灭上杉谦信一族的“御馆之乱”究竟是怎样的内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