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六章 地安门往事3

2023-04-02 00:05 作者:老姜爱蜻蜓  | 我要投稿

古人将黑夜分为五更,每更次为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

那么在元、明、清三代,是用什么方法来给住在北京城里的人报时呢?

答案就是:钟楼和鼓楼。

乾隆时期,每晚定更和亮更都要先击鼓后撞钟。定更时,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所谓“晨钟暮鼓”也。

站在钟鼓楼上您往北瞧,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城门楼。这就是1980年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才正式开放的德胜门。

德胜门,德胜门,此乃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站在德胜门上您往东瞧,不远的地方又是一座城门楼。这就是安定门。

安定门,安定门,此乃出兵征战得胜而归的收兵之门,寄语于“安定”二字。

可惜的是,安定门早已被拆除,如今追忆模样的话,需要查阅文档史料。

从安定门您往北走,先路过著名的“地坛公园”,再往前走两站多地,就能够看见一座立交桥。立交桥的名字叫做“安贞桥”,是北京三环路上建成较早的一座现代立交桥。

 .

1984年的时候,北京三环路尚在建设当中。

北三环的安贞桥区域全然还是农村面貌,一片片的平房与菜棚子,哪里有一点现代都市的影子。安贞桥周边的几个村都属于朝阳区太阳宫乡大队。村里的农民种地的种地,养鸡的养鸡,优哉游哉。

随着三环路的施工和安贞桥的建设,太阳宫乡大队张贴了《告全体村民通知书》。

通知书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征用集体土地,家家享受补偿,户户“就地上楼”。

隋达文他爸正是太阳宫乡的农民。

他用自己的房子、宅基地和耕地,换到了满意的补偿。包括一些钱和两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其中,一套在三层,另一套在六层。

隋达文他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儿子。

“自从有了达文,咱们家的日子啊就变得越来越好,什么事情啊都特别的顺。我儿子将来一定能有出息,能发达。你们老隋家就等着兴旺发达,祖坟冒青烟吧。”

老隋听着跟着呵呵的笑,嘴上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把自己原来抽的烟,偷偷提升了一个档次。

 .

这天清晨,起床做饭的老隋听见有人砸门刚想说话,却被媳妇抢着问:“谁呀?”

外面的人回答:“姐,我是达文他老舅!”

老隋媳妇赶紧走出去,边把门打开,边往里招呼说:“他老舅怎么来了,快进屋。还没吃早饭呢吧,正好和我们一起吃。”

老隋把早饭摆上桌。

“姐夫,一起吃吧。”

“你先吃着。我去喊达文起床。”

老隋来到里屋,轻轻推醒了隋达文。

伺候他穿衣穿裤穿袜子,刷牙洗脸漱口水。

 .

外屋的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姐。我是跟着部队出差,到北京来办事。早上抽空过来看看你和姐夫。”

“不用看我们。我们都挺好的。”

老隋媳妇给他弟剥了一个鸡蛋,关切地问:“你在部队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还成吧。学了不少东西,部队领导都对我不错。就是……”

“就是什么?快跟姐说。”

“我明年可能就要退伍转业了,还没有想好去哪呢。姐,你说我能去哪?”

 .

“没地儿去,就继续当兵啊。”老隋一边搭茬,一边推着隋达文走到桌子前。让他坐好,给他乘了一碗粥,再递给他一个剥了皮的鸡蛋。

老隋媳妇对孩子说:“达文,快看,谁来了?”

“还是眼生。咱们这是第二次见面喽。上次见你的时候,你才这么点,我还抱过你呢。来,叫老舅。老舅给你个礼物。”

“老舅。”隋达文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嗯,真是老舅的好外甥。来,这个用子弹壳做的小手枪送给你吧。希望你将来也能当个解放军,好不好?”

“你姐夫说的是啊,咱继续当兵,不成吗?”老隋媳妇把话题拽了回来。

“我倒是想啊。可是有消息说,明年部队要搞体制改革,精简整编。还听说要减员一百万人呢!”

“哦,这么说了?不知道真的假的。”

“无风不起浪。别说是我这样的小兵了,就是我们那的干部都得为自己早做打算啦。”

“是啊。别急,别急,让姐帮你想想。你们那不能留在当地做点什么吗?”

“我们那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那的人都往周边几个大点的城市里跑,我还留在那,擎等着打光棍吧。”

“对,那地方太小。要不你回老家得了?”

“我不回唐山。我要愿意留在唐山,当初我就不当兵了。”

“你会开车吗?”老隋插嘴问。

“部队没教,我不会。但我会骑马。”

“骑马没用。你姐夫现在开出租呢。”

“姐夫啥时候会开车了?怎么还开上出租了呢?”

“嗨,这不你姐夫他们村赶上拆迁了嘛。地都没有了,但以后得有个吃饭的营生啊。那个乡大队就组织了一拨人去学开车,完事还负责给介绍进出租车公司。你姐夫他先开始还不乐意去,我一盘算,干出租这活成啊,辛苦归辛苦,倒是咱家能落辆车开啊。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开车回唐山。”

“那真是不错。我看,你们住在这西枪厂也挺不赖的。”

“哦,你说现在住的这个西枪厂的房子啊。这不是你姐夫的,是他大哥的。他大哥全家早搬深圳去了。人家当了大老板,过年过节才回北京来看看。这房子在胡同紧里头,面积小不说,采光还不好,哪有我们原来的院子大,房子敞亮啊。这个西枪厂的房子啊,也就是搁着城里头方便,我又盘算着西城区的教育不是比朝阳区的要好嘛。我们紧着达文就都在这先住着,还指望他能好好上学,将来有文化,能出息呢。”

“达文在哪上学呢?”

“就是‘厂桥小学’呀。刚才你在大街上没看见吗?”

“哦,就是胡同口路北的那个小学吗?”

“对。”

“那可真够近的。姐,你说我来北京闯闯怎么样?”

“行啊,有姐在你来呗。明年你来啊,正好我们那两套房子也该下来了。先装修一个,你跟姐家这住这吃,不用外面花钱。你要是愿意和你姐夫开出租呢,你就去学个本,姐出钱。完事你跟他两个人倒着班的开出租。你别看,开出租开好了可不少挣钱。将来在北京我再帮你介绍个对象……”

“啥对象不对象的,我还没想那么多呢。”

“咋没想呢!不成,你得多想想,婚姻大事不能耽误。明年你来啊,要是不愿意开出租,再让你姐夫去乡大队给问问有没有别的差事。不成咱们就托托人,送送礼,找找关系,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还不能遇到个当头当脑的亲戚,肯定能给你找个营生的,放心吧。”

 .

老隋给隋达文背好书包,准备出门。

他招呼着说:“达文他老舅,你先坐着,跟你姐多聊会。我送达文去学校。”

“唉,姐夫。我去送外甥吧。正好,我也要走了。”

“这么快就要走了?姐还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呢。”

“我是偷着跑出来的,得赶紧回去,要是被发现了还得背处分呢。”

“那成。你一路多小心,回部队给我们写信。达文啊,今天你跟着老舅去学校,听话啊。老隋,你赶紧收拾收拾,别磨叽了,一会就麻利儿地出车吧。”

 .

隋达文今天上学与往日有所不同。往日都是老隋领着他走到学校。而今天,他是被人呵儿喽着来到学校的。

一个一身戎装,身材瘦长,目光炯炯有神的小伙子,将隋达文举过头顶,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他走路很快,脚步很稳。隋达文挥舞着小手枪,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名无敌的将军,骑着一匹骁勇的战马奔赴沙场。

在厂桥小学门口,小伙子将隋达文轻轻放到地上,嘱咐他说:“好啦,咱们到学校了。把你的小手枪藏在裤兜里,在学校要好好听讲,不能偷偷拿出来玩。明白吗?”

“明白!”

“跟老舅说再见吧。下一次见到,要等到明年喽。”

“老舅,再见!”

说完话,隋达文一转身,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跑进了学校。

大约四个小时之后,正好是中午休息时间。隋达文惊讶地发现,藏在裤兜里的小手枪居然不翼而飞了!

第六章 地安门往事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