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日本概况》翻译(4)

2021-11-08 22:42 作者:青海水师提督  | 我要投稿

       作者: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
       日本国际交流研究所发行
       译者:青海水师提督

政治历程连立政权与连立内阁(联合政府与联合内阁)

  在一党所属议员不满半数时,一党向另一党寻求政治协助,并同另一党,以及其他诸多政党成立联合内阁,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就是所谓连立政权(连立内阁)。先前的野田内阁是民主党、国民新党与社民党组成的连立内阁(社民党后来退出连立内阁)。在2012年12月成立的安倍内阁是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连立内阁。

  1955年(昭和三十年),日本民主党与日本自由党达成“保守合同”,日本自由民主党(日本自民党)成立。以把持日本外交与经济的日美安保体制为根基,自民党得以推进对美协调路线,长期维持保守主义政权,以一党把持日本政坛。然而,1993年(平成五年)七月的总选举中,自民党席位跌破半数,同年八月,以细川护熙的日本新党为代表的八个党派组成了“非自民,非共产”的连立政权。

  从1989年(平成元年)到2013年(平成二十五年)这25年间,共有首相17人,分别是:宇野宗佑、海部敏树、宫泽喜一、细川护熙、羽田孜、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小渕惠三、森喜朗、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安倍晋三。除前小泉内阁任期为5年零四个月以外,只有海部内阁、桥本内阁任期超过两年以上,其他内阁均被称为短命政权。

  日本政治进入流动期后,除某些特定时期(第二次桥本内阁和小渕内阁前期),均为类如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执政的连立政权。在2005年9月的总选举中,因自民党取得大胜,自公两执政党得以占据三分之二的席位。以创价学会为主体的公明党将辅佐支持度持续下坡的自民党,这种情况持续到麻生内阁。虽然2009年9月以民主党为中心的连立政权短暂地取代了自公连立政权,但2012年的总选举中自民党获得压倒性胜利,日本政局重回自公连立政权。

小渕惠三,著名的“平成大叔”

55年体制 

  在战后,自由民主党(自民党)支持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1955年(昭和三十年),日本政坛出现了因保守合同而生的自民党,以及因左右两翼社会党合流而成的日本社会党。自民党频频获得国会半数以上的席位,反观日本社会党则是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民社党、公明党、日本共产党实力增长,在野党被分散。将近40年由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政治局面被称为55年体制。

  自民党将业界需求诉诸政策的同时,另一方面从业界大笔捞金。负责自民党与金融界间政策的设立与执行的是政府官僚。政客团体、官僚集团与金融界三方勾组成的“政、官、财铁三角”支撑着自民党政权。此外,在乡村地区有着强劲政治基础的自民党将高速经济发展成果分配给欠发展地区。地方路公路、铁道、桥梁等公共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收入差距得以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得以腾飞。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政、官、财”三方勾结产生了大量腐败问题。里库路特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信息杂志出版公司“里库路特”的关联公司在交易公示之前,其所属股份就被以低价让渡给“政、官、财”相关人士)。另外,日本在加紧对外国市场的进口攻势的同时,另一方面,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也设置了贸易壁垒,这使得美国国内“敲打日本”呼声高涨。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跌入萧条深渊,日本政局也深陷泥潭。

政党的变迁

  日本政党的变迁风云变幻。1960年1月,民治社会党从日本社会党中分裂出来。1964年,公明党诞生。1976年日本新自由俱乐部从自民党中分裂出来。日本的政党变动进一步加剧,1992年5月,时任熊本县知事细川护熙组建日本新党,更是在新党运动中煽风点火。1993年6月,自民党党内,选举制改革推进派与反对派陷入对峙,小泽一郎等44人与党内少壮因不满宫泽政权而脱离自民党,各自与新生党派组成“新党先锋”。

细川先生也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此时,自民党因首次分裂而丢失过半数席位。1993年7月举行的总选举中也未能获得过半席位,自民党与日本社会党这日本两大政党所持议席数大大下降,新党得到飞跃性发展。由于“55年体制”崩溃,由8个非自民党党派组成的细川连立内阁得以建立。细川内阁于1994年1月成功实现了众议院议员选举从中选举制到小选区与比例代表并立制的选举改革。然而因为围绕税务改革内阁出现分歧,以及细川首相的政治献金问题,细川内阁于同年4月匆匆谢幕。

  1994年自民党与社会党、“新党先锋”组成连立内阁,再次掌握政权,首相则由日本社会党的村山富市担任。受到“自社先锋连立内阁”的影响,公明党、民社党、日本新党、民主改革联合等一系列非自民非共产派系的新生党派于1994年12月组成新进党。此后,新进党由于公明党出身党员退出,于1997年12月解体,分裂为太阳党(后为民政党)、自由党、新党平和、新党友爱、自由党、改革俱乐部。公明党此后重新成为独立政党。曾经孱弱的日本第一大在野党日本社会党于1996年1月更名为社会民主党(社民党)。

日本社民党

  1998年4月,前新进党的大部分成员党合流为民主党。此后,民主党积极参加参议院选举,2003年9月,民主党吸纳自由党(时任党魁为小泽一郎),一跃成为政客巨头,并于2003年总选举与2004年总选举中扩大政治实力,成为日本第一大在野党。不久,民主党在2007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2009年打下政权轮换的基础。2009年总选举中自民党下台,成为在野党。自民党总裁麻生太郎由谷垣祯一接任,公明党代表太田昭宏由山口那津男接任。2012年9月,安倍晋三被选为自民党总裁。

  另一方面,当权者去政治化倾向强烈,没有政党支持的无党派人士占当权者的二分之一的同时,也左右着选举结果。2010年参议院选举中,以“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削减国会议员人数”为口号的大家党获得11个议席。

  此后,作为执政党的民主党,于2012年7月,因消费税增税问题而分裂。前党代表小泽一郎派系组成新兴党派“国民生活是第一”,并12月的总选举中与新兴党派“日本未来党”合流,并遭到惨败。小泽一郎又于2013年1月组成“生活党”,并就任党代表。

  另外,在2012年的总选举中,日本维新会虽然获得了54个议席,但随后分裂出次世代党。无独有偶,大家党获得了18个议席,随后于2013年12月分裂出连结党。2014年,日本维新会与连结党合并,组成维新党。各路在野党政治投机层出不穷。

2018年民主党与维新党在吸纳了希望之党的基础上改组为日本国民民主党

  2012年总选举惨败之后,前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被选为民主党新一任党代表。惨败的民主党、遭遇分裂的日本维新会、大家党等诸多野党政治实力被分散。“野党再编”问题(各路在野党能否重新合流重组)将左右着日本的政局。 

  日本的诸多政党分分合合,明灭于日本政坛,而日本共产党则踽踽独行。

《新日本概况》翻译(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