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Futart | 游雯迪——传统语言的潮流转换

130×130cm 绢本.水干
2022

游雯迪和她的艺术世界
YOU WENDI and Her World of Fine Arts
Always New 既是理念内核也是创作技法,是我在研究“传统语言的潮流转换”这一课题时的主攻方向。
籍此,我的多个不同系列作品,题材迥异、风格独
特却又特征鲜明、一脉相承。
——游雯迪

240×110cm 绢本.水干
2014

150×80cm 绢本.水干
2021

创作阶段
STAGES OF CREATION
1
2002-2006 古调新弹
以古的调性为基准。
迷恋东方古典画作带给人的心灵感受,藉此试图寻求属于自己理智的了解和情感的满足。透过「挪用」表露情感的爱恋与内心的叛逆。「迷恋+叛逆」创作的思想,是主体(叛逆)依着客体(迷恋)来创作,利用经典的迷恋去寻求与当代的共通性。

23×16cm 绢本.水干
2021
2
2007-2010 移花接木
质感和颜色给予的重新定位。
质感的选择与运用是该系列创作的载体,创作时面对经典作品会多些质疑思考,如何表达当代的精神内涵与传统经典的并存,藉由玻璃媒介产生两者的关系,给予它全新意义。以质感作为媒介,灵感幻化成理想,创作过程中的结束意味着理想的实现,使其当代精神可穿透了传统经典。

30×24cm 绢本.水干
2018
3
2011-2017 解构以建构
新媒材的介入,或利用绢与绢之间的透性,实验性的堆栈,寻找新的形式美感及追求水干在画布上产生的细致质感。
德希达(2004)言:“解构不是破坏,不是摧毁,不是在消灭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应该把解构理解为事物在出场或传播过程中其结构的某一种实际的变形,一种实际效果。"

120×60cm 绢本.水干
2013
4
2018-2021 传统语汇的潮美学
当下艺术的大环境充满了「潮」,无论形式、色彩还是观念均更为趋向大众。作者以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为基础,实验性地创作反映时代审美视角但融入传统语汇的作品。

60×60cm 绢本.水干
2020

吕胜中评游雯迪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
游雯迪自2015年即跟随我从事关于“传统语言转换”方面的研修。期间的创作展现出她在传统水墨艺术表现扎实的基本功,並不断寻求突破,特別是在渲染中用水滋润沖洗的独特技法,创造了一种“元氣淋漓幛猶濕”氛圍與境界,让我看到她继续深造的潜力。
2017年至2020年,游雯迪跟随我完成了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中国经典女性形象研究--兼论传统文化中的女权意识》,奠定了学术型创作人才的厚重基石。

30×100cm 绢本.水干
2013

80×40cm 绢本.水干
2021

78×48cm 绢本.水干
2013

150×100cm 绢本.水干
2018

彭锋评游雯迪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我担任她于北京王府半岛酒店的“暖暖”当代潮流展览的策展人。在书写与理顺她的作品过程中,游雯迪作品展示出真挚、细腻,水墨既薄也重、既柔也跳跃等特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本人认为她具备学术型创作人才的素养在课题研究和艺术创作两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平。

60×60cm 绢本.水干
2019

64×64cm 绢本.水干
2020

64×64cm 绢本.水干
2020

程代勒评游雯迪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
游雯迪是传统柔美与现代刚毅笔触的叛逆画家。游雯迪的画平铺直述不矫情,呈现出她本性的刚毅与豪爽。
她纵横横驰于绢本的游戏场,充分运用绢本与颜料的特质,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元素与体认线条“疾、涩”融合、反差的力量感。

150×80cm 绢本.水干
2021

100×150cm 绢本.水干
2019

庄连东评游雯迪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
游雯迪的水墨始终是爱恋着经典的传统象征。无论是从写意山水或工笔花鸟人物,她不断地从其中领略传统水墨高雅优美的意境,并寄寓深厚情威的相互对应。
但是传统的出世情调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失语状态,似乎也让她敏锐的感受到表达的无力感。于是从传统经典的追摹过程中领略传统的现代思考成了她言说的符号。

100×100cm 绢本.水干
2010

70×30cm 绢本.水干
2021

40×115cm 绢本.水干
2019

张克齐评游雯迪
中国台湾艺术大学教授
看游雯迪的作品,可以說她对东方古典情有独钟、几近“迷恋”。她将心中深处的“叛逆”赋予作品动人的生命力。
她利用传统经典的迷恋去寻求与当代的共通性,借由此抒发心声,作品往往予人非常不同的视界。
换言之,这是摆脱传统技法的束缚去争取更大的视觉空间的可能性。虽然创作过程中,曾因为困惑而产生质疑但在承袭与排斥之间激荡后,却能因应科技带来新视觉;经过一次次拉锯丶无数磨合,创作思维趄了很大的革新作用巧妙将古今相互碰撞出无写能量,把许多的质疑升华成作品特色。

180×30cm 绢本.水干
2021

150×100cm 绢本.水干
2019

150×80cm 绢本.水干
2012

张正霖评游雯迪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台湾艺术银行前行长
游雯迪所开启的是对经典文本(canons)再次寻觅,以入众声交响之处。她以今入古,以新的生活感受锻造新经典。
她对于溢流的造型和移换意象(moving image)的观看轨迹,有著特殊的迷恋。
中国美学追求的领悟和意境,与西方艺术念兹在兹的观念和实验,在游雯迪的系列作品里有著让人印象深刻的熔铸。
游雯迪演示的,拥有后现代美学的况味。最是古雅的,俨然也最为前卫。
纯熟的水墨技法,绢本与其他媒介的交互运用,加上对当代文化符号的汲引,均能精湛融合,带出更广阔的人文意象。

100×150cm 绢本.水干
2019

58×50cm 绢本.水干
2012

朱立伦评游雯迪
中国国民党主席
游雯迪汲取传统工笔画的风格,在笔耕墨耘间却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的墨韵构图自有新意与情趣,是风格独具的新生代水墨创作者。她笔下的水与墨并不静默,它们的流动深深触动人心、引人入胜,值得细细品鉴。

58×50cm 绢本.水干
2012

90×70cm 绢本.水干
2021

艺术家简介

游雯迪1984年出生于中国台湾
教育背景:
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国北京,2020年
硕士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台北,2009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潮美学、设计与品牌研究(在读)
学士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系, 中国台北,2006年
个展:
2020:游雯迪“暖暖”艺术个展,王府半岛酒店,中国北京
2019:“豫.阅” 游雯迪当代水墨作品展,豫园,中国上海,由上海市黄浦区台办主办
2017:“刷存在感” 游雯迪个展,也趣艺廊,中国台北
2014:新人推荐特区 - 游雯迪作品个展,艺术台北(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台北
“籑墨-当代水墨审美的转变”游雯迪水墨展,桃园文化局,中国台湾
2012:典藏创意空间展区 - 游雯迪个展,台北当代艺术馆,中国台北
“红的泛滥”游雯迪水墨作品展,国立阳明大学、桃园市艺术中心,中国台湾
2008:“默墨吾雯“ 游雯迪水墨个展,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