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我们“毁了”中国独立游戏这件事

2023-02-25 12:49 作者:游民星空官方  | 我要投稿

昨晚,《僭越:无光之日》的B站号发布了一条视频。该视频中存在大量虚构和扭曲事实的内容,下面是事情的真相。

1、关于230万研发费用

应该属实,但我们也不知道对方的实际开发成本。考虑到游戏开发了一年多,团队规模一直维持在十几人,所以应该是有可能的。该项目的开发由兰州的渡鸦动漫制作团队完成,项目的投资人是一名尚在澳门读大学的富二代,平时在澳门远程指挥,从来不和开发团队在一起。我们已经和兰州团队沟通,对方声称其不知此事,而这次碰瓷事件应该就是投资人在操作。

但无论如何,这230万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没有参与过其中一分钱的使用。

2、发售时间

对方宣称说,我们觉得发售时间没有问题,纯属无稽之谈。

兰州游戏团队虽然充满热情,但无奈这是个UE4开发一半转UE5的项目,难度大,全世界也没有多少有经验的开发者。对于一个年轻团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游戏多次跳票。

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事实上,我们也提出过要给予一定的预付款帮游戏渡过难关,抢出1-2个月的时间进一步打磨游戏。我们也曾经多次与对方交涉,因为从我们的测试中发现,当时版本的游戏bug太多,上线一定会崩。但这位澳门富二代投资人,完全无视我们反馈说的bug太多的反馈,并非常自信的宣称“我们的游戏比中国大多数游戏都好”。

要知道,游戏发售时间最终被投资人强行定在了1月28日,投资人本想在更早的1月10日,可在1月24日,我们得到的依然是无法正常通关的版本。

后来我们才得知,这位20岁的澳门富二代,因为家里的压力,必须要在2月份之前“做出成绩来”,否则就要被逼回家,去做“正经生意”。

因为这个原因,对方拒绝了我们延期发售的提议,并要求立刻上线游戏。

顺带一提,对方所说的成绩,和对我们的要求,是指20万套。

3、解约的原因

对方宣称是我们无法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责任。可是,从产品预热开始,我们的宣发投入就没有断过,这次上线更是为产品准备了充分的宣发资源。大家可以自行在各大平台搜素,看有多少稿件、主播、UP参与到了游戏的宣发中。

不过这位投资人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主播和UP们会骂他的游戏。屡次和我们抱怨主播为什么不看攻略,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懒,这些人为什么不看游戏剧情,这些人为什么自己笨推进不下去要骂游戏设计的不好,以及曾表达:玩家对于我们就是轻视。

这是一款有潜力,但在封包前一天,还有许多恶性BUG没有修改的游戏。果然,如我们所预料,在游戏上线后,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退款率居高不下,流量被导入Steam商店页面后统统石沉大海,差评快速增加,很快变成了褒贬不一。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做了很多应对行为,但终究杯水车薪。

我们曾经与对方沟通,此时最好的策略是先暂停宣发,先把游戏中的恶性BUG修好我们再重启流量。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可在当时是唯一合理的策略。大家一定明白,产品质量有问题的前提下,越多的流量进入,意味着越多的差评。这是一款线性的恐怖游戏,没有多少重复游玩价值,差评过多,游戏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可对方基于“不想回家继承家业”,拒绝面对现实。并开始把所有这一切归咎于我们的宣发没有做好。仿佛产品超高的退款率是我们的原因,仿佛许多直播和视频中的差评和玩家的负面评论,都是我们的原因。

玩家是要买了游戏才能评价的,这和宣发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屡次沟通未果,对方开始在沟通会议上对我们大喊大叫。大喊大叫就算了,还拒绝任何建设性的讨论,基本言论就是:游戏质量没有问题,所有游戏都有BUG,你们没有发好。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了数次,给我们团队中的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基于实在已经无法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我们提出和平解约,对方当时也干脆的同意了。

4、关于违约金和项目计划表

对方关于违约金的说法,这是让我们最无语的地方,因为对方在撒谎前忘记了我们有沟通记录。

如下,我觉得不必多做解释了。

我们于是填写了个象征性的金额100元,最后双方协商是定在了10000元。但却被诬为了欺诈行为。

至于项目计划表,如上所述,这是一张旧表格,游戏跳票了好几次,我们被迫多次修改宣发计划,他们公布的表格中的上线广告计划是1月10日,但游戏已经跳票到了28日发售,我们难道穿越时空发广告?对方抓住我们此前提供的一张过期表格大做文章,大概是因为实在是没什么实锤的东西可说了

事实上,1月10日-11日的测试中,我们还在不停的发现新的恶性BUG。

5、关于解约合同、和应用程序交接和交接时间

我们其实没有完全理解对方试图在这个部分表达什么。因为即便账号没有转移所有权,他也有全部的权限做所有所需的宣发操作,我们也从来没有阻止过对方进行任何他们觉得必要的宣发行为。事实上,这位富二代投资人也做了一些行为,但主要就是刷评论以及天天和主播对线。

关于此前老E直播中打差评对方的发言

当时我们也以为是和平分手,完全没有预料到有今天的。事情发展到了当时那个地步,我们只想尽快结束合作,没有任何理由拖延。并且充分表示了如果产品需要进一步的宣发支持,我们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协助。事实上,我们和兰州开发团队的沟通一直比较顺畅。

下面是整个合同沟通的时间表:

2月6日我们线上给到对方解约协议,8日对方给到反馈沟通。纸质协议9日寄出,基于我们不了解的原因,协议在对方快递柜里呆了一段时间,13日对方领到。当日我们沟通了一些细节修改,并重新寄出。17日对方回寄。

事实上,解约的资产交付过程,在13日就已经开始了。

至于35天的交接时间,的确就是操作失误(行政同学在删除批注时误操作了),但在对方收到合同后发现问题线上沟通完毕的当天,在对方协议未回寄、没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所有的解约过程我们即刻就已经开始操作了,包括Steam帐号转让、B站、微博、Q群的交接。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交接与否,对方都拥有进入和使用这些工具的全部权限,所谓交接不过是从法律上解决这些东西的所有权。所谓我们之间的交接过程太长导致影响宣发,纯粹是胡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富二代投资人在这时又说,他还有80万可以用来做宣发,完全不用我们帮忙。但我们当时都觉得,如果你还有这么多预算,为什么不留给开发团队,让他们再多花一些时间打磨游戏呢?不过这是对方的钱,对方有自己支配的自由。

6、强大的“法务”团队

这句就很可笑。讲道理,我们要是有强大的法务团队,还需要在这儿干这个吗?

我们会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比如虽然掌握数据,我们却没有在这次公布游戏的退款率到底有多高,销量以及其他敏感数据。但鉴于对方的所有言论都毫无真实性可言,我们会对涉及明显侵权的行为进行法律回应。

7、最后的希望

就对方提出的所有这些莫名其妙的指控,全都没有和我们正面沟通过。恰恰相反,对方投资人选择了一个周五的晚上发布这一切,其用意已经十分明显。

但令我们丧气的是,即便事已至此,我们也不希望游戏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要公正的说,《僭越:无光之日》是许多兰州游戏人心血的精华,是一款有潜力的游戏。就我们对产品的了解,只除了部分在早期设计时留下的底层问题之外,大部分BUG都能被修复。如果它能有更多的时间,应该表现的会比现在更好,或许足以让兰州的开发团队活下去,制作下一部作品。

我们被告知,兰州的开发团队已经不再和投资人有关系,产品的所有权现在属于兰州的开发团队,我们的产品移交,也是移交给了兰州的开发团队。

所以,无论是基于对开发团队的支持,还是基于对事件的评判,我们希望大家能多多的购买游戏,给在过去两年经历了许多磨难的兰州团队一个机会。如果现在的事件能够为游戏带来更多的销量,那至少对兰州的开发小伙伴们是件好事。

PS:好人凉了个凉

大家好我是凉了个凉,项目的参与者之一、项目组金水好人、游民一份子,整个过程中其实一直存在着投资人、制作方、发行方的3方奇怪的违和感,未能尽早察觉是我们的失误。

在最终商讨不再继续合作之后,我开始对接投资人商量解约过程,投资人表示已经退出项目让我跟项目组直接对接,对方开始曾表明游戏要修改成免费+购买者退款以扭转口碑,我们即表示那我们可以不要任何分成全额退还给玩家。

后面团队又内部商讨认为还是继续保持销售状态,以此保持一些人员以继续调整优化游戏,我们便开始进行投资人说的‘合同欺骗’协议,整个过程中都是跟制作组在积极进行配合。


在和制作组的沟通中其实一直都很顺利进行,期间我们也把一些合作的推广平台、分销平台的同学对接给了制作组,以帮助游戏未来可以更好的进行售卖。

从去年9月开始合作到今年2月合作结束,只留下一声叹息。

关于我们“毁了”中国独立游戏这件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