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2021年建筑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详解
该文章整理的信息适用于艺术设计类考生,以及跨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
1. 天津大学简介
2. 报考条件
3. 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
4. 考试题型及参考书目
5. 考试大纲
6. 学费及奖助学金
7. 学制
8. 请您 @合一设计教育
Part 1
学校概况

学校头衔:“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建筑老八校”之一。
考研难度:★★★★★
建筑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专)、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Part 2
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2021年9月1日前(下述均以此为准))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到2021年9月I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报名前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全部主干课程,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⑤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已经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具有国家承认的香港、澳门、台湾及国外高等教育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需于2021年9月1日取得相应学历(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Part 3
2021招生专业目录

注:
511艺术设计由原来的六小时变成了三小时
512城市规划设计由原来的六小时变成了三小时

另,请考生注意,510景观规划设计考试时间从2022年(2021年10月报名)起将改成3小时。
Part 4
参考书目
729 中外设计史及理论
1、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 著,邹德侬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建筑史,潘谷西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8、设计潜视界,董雅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郝卫国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陈高明 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1、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陈高明 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55建筑学基础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 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 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构造》(上﹑下册),重庆建筑大学,李必瑜,刘建荣 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建筑构造》(第一册﹑第二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 构造》编写小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编辑出版。
1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
12、参 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732 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城市建筑史》,董 鉴泓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汇刊)》、《外国城市规划》等杂志;
5、《城市 工程系统规划》,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徐 循初,汤宇卿,建工出版社,2005;
7、《大都市地区快速交通和城镇发展》,潘海啸,同济大学出 版社,2002;
8、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之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全 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737 建筑历史理论综合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4、《外国建筑 史(十九世纪末以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344 风景园林基础
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 与实践》王向荣、林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 科学技术出版社;
7、《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邬建国著,高 等教育出版社;
8、《植物造景》苏雪痕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9、《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 计》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作出版社
356 城市规划基础
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城市建筑史》,董 鉴泓 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汇刊)》、《外国城市规划》等杂志。
824 建筑技术综合
建筑构造部分:
参考355建筑学基础参考书目
建筑物理部分:
《建筑物理》(第三版)东南大学 柳孝图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建筑构造(上)》 重庆大学 主编:李必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11艺术设计(三小时设计)
考试纸张:A2大小(二号纸)
513 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考试纸张:A1大小(一号纸)
512城市规划设计(三小时设计)
考试纸张:A1大小(一号纸)
510景观规划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考试纸张:A2大小(二号纸)
Part 5
考试大纲
729 中外设计史及理论
一、考试总体要求
评卷要求:历史性知识准确;基础理论正确;评论应具有自己的思想及观点。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设计史论 40%;设计基础理论 30%;设计艺术评论 30%。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355建筑学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和《建筑构造》两个部分。考试出题以主要 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关联理 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部分
(1)考试内容及要求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大部分一般都含有简答或名词解释、绘简图、叙述和评析等内容。在许多情况下绘图和述评可能是综合要求的,需要学生认真审题。
(2)试卷题型
①中国建筑史:
简答或名词解释与绘图主要内容包括著名建筑和建筑技术、重要建筑史实;典型建筑平面、 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阅读理解与思考述评题主 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要求考生一方面了解中国 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对造型的 影响;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能 从各时代作品到演变、从群体到单体、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做出叙述与评论。
中国建筑的木结构和建筑群体在建筑史上重要地位。有关构架方式和群体(包括城市和园林) 在中国建筑史的特点应得到考生的重视。
②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史为主,但作为基本史实考察,也可能在较少的分数内涉及古埃及等其他 地区。史实考察范围为从奴隶社会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一些考题要求联系当代。
绘图题要求以草图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典型历史建筑风格或著名作品的平、立、剖面或结构 与造型特征;简答题内容包括历史时间,主要建筑风格、建筑思潮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 特点,著名人物与观点,著名作品特征等各方面史实。思考题要求考生在掌握前两项考察知 识的基础上,能流畅地联系当代建筑艺术发展,对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特点、建筑艺术观点等 做出分析评价。
2. 建筑构造部分:
(1)考试内容及要求:有关建筑组成及构件的内容和相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技术内容。
①能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建筑构造相关的各种名词和基本概念。
②能正确、清楚地表述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构成原理、构造设计原则和方法;特殊构造 做法及判断常见构造设计的错误做法和改正措施。
③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图或文字),按要求正确设计和绘制相应的构造详图,并按施工图深 度正确表达构造做法、材料、比例、尺寸及标注。
(2)试卷题型:基本概念中包括:判断﹑填空﹑名词解释;根据文字条件作图﹑补图﹑改错图;根据文字条 件或指定部位进行构造详图设计和绘制。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满分 80 分。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21 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既能 从特定历史阶段角度,又能从发展演变角度认识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既能叙述与描绘具体 建筑思想与作品特点,又能具备历史传统对当今建筑起到怎样影响的知识。
2. 建筑构造:满分 70 分。
一般要求: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解建 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能根据方案设计图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 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部分构造详图的设计。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图 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732 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1、全面掌握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 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
2、综合了解与掌握与城乡规划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即:建筑学、 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与环境。
3、重点掌握城乡规划学科涉及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城乡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 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等问题;
4、重点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外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特征, 了解国外经典城市发展思想、理论的基本内容;
5、重点了解当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当前热点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有一定 的认识和理解;
6、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与思辨能力,以及通过文字或结合绘图的综合表达能力;
7、运用基本的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知识,综合解决新问题,具备一定的触类旁通、关联理解 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试卷题型及比例:
(1)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能准确地解释与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的各种名词和基本概念;
②能正确、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述城乡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 问题;
③能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有观点的通过笔述和绘图,正确表述关于城乡规划学科的各 种理论、观点、思潮以及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2)试卷题型及比例 一般分为概念(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叙述题等几个部分。概念题约占 20%,简答题约 占 30%,叙述题约占 50%。
三、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737 建筑历史理论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个部分。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 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关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 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中国建筑史部分
中国建筑史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主,亦可少量涉及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要求考生 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 对造型的影响;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 能从各时代作品到演变、从群体到单体、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叙述、分析与评论。由于中国建 筑的木结构和建筑群体在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关木构架的形成、演变与空间特征以及群体 (包括城市、园林、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的外部空间特点应得到考生的重视。
2. 外国建筑史部分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史为主,但作为基本史实考察,也可能在较少的分数内涉及古埃及等其他地 区。史实考察范围为从奴隶社会至20 世纪90 年代,也会涉及当代问题,考点包括历史时间、主要 建筑风格、建筑思潮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特点、著名人物与观点、著名建筑书籍、著名作品特 征等各方面史实。要求考生可以用草图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典型历史建筑风格或著名作品的平、立、 剖面或者结构与造型特征;可以根据图片内容准确填写出建筑物名称、风格、建筑师、年代等基本 内容;并且要求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流畅地联系当代建筑艺术发展,对历史上的著名案 例、著名建筑师、建筑形式特点、建筑艺术观点等做出分析评价。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两部分,题型一般有绘简图、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评析等,在许 多情况下题型可能穿插,需要学生认真审题。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各部分满分为75 分,合计 150 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344 风景园林基础
一、考试总体要求:
能正确回答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评论应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考试内容:
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
三、考试题型:
一般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简答题约占 40%,论述题约占 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356 城市规划基础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1、全面掌握城市规划原理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 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等问题;
2、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外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特征,了 解国外经典城市发展思想、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当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当前热点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有一定的认 识和理解;
4、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与思辨能力,以及通过文字或结合绘图的综合表达能力;
5、运用基本的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综合解决新问题,具备一定的触类旁通、关联理解能力。
二、 考试的内容、试卷题型及比例:
(1)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能准确地解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各种名词和基本概念;
②能正确、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述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 问题;
③ 能有理论、有实例、有分析、有观点的通过笔述和绘图,正确表述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 各种理论、观点、思潮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2)试卷题型及比例 一般分为概念(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叙述题等几个部分。概念题约占 20%,简答题约 占 30%,叙述题约占 50%。
三、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824 建筑技术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考试内容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两个独立部分,每部分各 150 分,考生可选择其中之 一回答,但不得交叉选答。
2、要求回答问题应概念清楚﹑全面,计算准确;绘图应整洁﹑清晰﹑完整,并根据题目具 体要求,对必要的数字﹑尺寸﹑标注及各部分(或各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做 法作出正确的表达和说明。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建筑构造:
(一)考试要求:
1﹑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 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2﹑能根据方案设计图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 ﹑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部分构造详图的设计。了解和掌握建筑施 工图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基本概念: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等;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与 构造设计原则;建筑统一模数制与定位线。
2﹑地基与基础:
1)地基﹑基础的设计条件及要求。
3﹑墙:
1)墙体的类型与设计要求。
2)墙面:装修要求与构造。
3)墙体节能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材料及构造做法。
4﹑地板层及楼板层:
1)地板层的作用﹑组成和设计要求。
2)楼板层的组成和设计要求,顶棚、雨蓬﹑阳台设计要求与构造。
5﹑屋顶:
1)屋顶设计要求、类型。
2)坡屋顶、平瓦屋顶构造做法;吊顶作用及构造做法。
6﹑楼梯与台阶:
1)楼梯的组成与形式,设计要求,结构与构造,细部构造。
2)室外台阶与坡道及其无障碍设计。
7﹑门窗:
1)门窗材料﹑构造设计要求。
2)门窗节能设计基本概念。
8﹑建筑工业化:
1)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四化一改);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设计要求及构造。
9﹑多高层建筑:
1)多高层建筑的分类﹑结构体系及基本造型。高层建筑的特殊构造:楼板材料与构造;外 墙材料与构造要求。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2)高层建筑楼﹑电梯﹑自动扶梯的设计及其防火要求。
10﹑大跨建筑屋顶:
1)大跨度屋顶结构类型及其应用(建筑形式﹑结构特点﹑主要构造尺寸及尺度)。
2)屋面构造。
3)大厅顶棚:顶棚的设计要求与类型;大厅顶棚构造。
4)顶部采光类型与构造。
11﹑高级装修:
1)墙面装修的种类与构造。
2)地面装修构造。
3)吊顶装修构造。
12﹑变形缝及抗震措施:
1)变形缝类型﹑设置部位及要求。各种变形缝构造。
2)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抗震措施。
13.建筑节能:
1)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湿构造。
2)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
3)建筑外围护结构遮阳构造。
(三) 试卷题型及比例
1﹑判断﹑填空﹑名词解释,30%~40%;
2﹑根据文字条件作图﹑补图﹑改错图,30%~40% 3﹑根据指定部位进行构造设计,约 30%~40%。该部分满分为 150 分。
建筑物理:
(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基本计算,建筑材料 的基本物理特性,满足物理环境要求的基本构造原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建筑声环境(建筑声学)
1)声学基本知识:声学基本名词,基本计量参数,常见参数单位及换算;人耳对声音感受 的特点及衡量方法等。
2)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不同类型材料的吸声特点,吸声机理,选择及布置吸声材料和吸 声结构的基本方法等。
3)音质设计:厅堂体形及混响时间的设计及计算方法,室内声压级的计算方法,创造良好 音质条件的整个设计步骤。
4)建筑隔声与噪声控制:空气声及撞击声隔声评价方法及标准,常见材料和构件的隔声特 点;质量定律,吻合效应,共振频率;影响空气声隔声及撞击声隔声的因素,常见隔声措施;常见噪声的种类及特点,常见噪声评价量,常见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2、 建筑热环境(建筑热工)
1)热工基础知识:导热、对流、辐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建筑热环境的基本名词:导热 系数,辐射换热系数,稳定传热,热阻,总热阻,最小总热阻,传热系数,蓄热系数,热惰 性指标,热桥,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赤纬角,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室外 综合计算温度等。常用单位及换算。
2)建筑传热与保温:平壁稳定传热条件下的热阻(匀质实体结构的传热阻,多层结构的传 热阻,非匀质实体结构的传热阻,封闭空气层的热阻,平壁内部温度计算,外围结构的保温 8687 设计。)
3)建筑传湿: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冷凝产生的条件、检验方法及防止措施。
4)建筑防热: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建筑防热的途径;降低室外综合温度途径,围护结构 隔热措施,自然通风的组织与建筑群及建筑物设计的关系,建筑遮阳方式、遮阳效果及计算。
5)建筑日照:阳光的作用及控制利用途径,太阳的位置及其变化规律,日照计算方法。
3、建筑光环境(建筑光学)
1)建筑光学基本知识:基本光度单位及应用: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采光系数, 临界照度;材料光学性质:规则反射和透射,扩散反射和透射;可见度及其影响因素等。
2)天然采光:常见建筑采光系数,常见采光方式(侧窗和天窗)特点及应用范围;天然采 光设计的步骤;教室及美术馆采光设计要点等。
3)建筑照明:常见人工光源及灯具的特性(发光效率、寿命、色温、显色性、配光曲线、 遮光角、灯具分类及应用范围等)。
4)照明设计:各种照明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各种典型建筑照明设计要点(博展建筑、 学校、商店等),室外景观照明设计方法及绿色照明设计要点。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题型: 1 名词解释 2 填空题 (占 30%-40%) 3 选择题 4 判断与改错题 (占 30%-40%) 5 计算题 6 简述或论述题 (占 30%-40%) 该部分满分为 150 分。试题涉及声,光,热部分的比例大致相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连续 3 小时
快题大纲
511 艺术设计(三小时设计)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设计学、艺术专业考生应根据试卷要求进行设计。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设计学、艺术专业考试的内容为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及相关艺术设计,包 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室内空间设计,城市广场、公园、庭园、街道等环境空间景观设计, 以及雕塑、壁画的小品等。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快速表现图形式。考试时间:连续 3 小时
513 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考生应运用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项包括外部环境规划在内的 建筑设计方案。
2、方案应正确安排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作出环境设计,并依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达到合理 的功能布置和流线组织。
3、设计方案应具有较好的空间组合,并能体现建筑的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 一。
4、设计方案应具有工程技术方面的可能性,主体结构布置合理,层高确定得当,构造 合理。
5、设计造型较好,图面表达准确,具有较熟练的表现技巧,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6、图面一律用白纸黑绘。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考试范围为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或旧建筑的扩建、改造设计及其环境设计,规模根据题 目难易程度决定。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题型以一般功能要求为主,便于充分发挥考生的设计技能。如属特殊功能要求,另 附参考资料。
2、试题结构包含:环境设计(总平面及周围环境)、单体建筑设计(平、立、剖面及 透视)、及表现技能等三个方面。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连续 6 小时。
510 景观规划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一、考试总体要求:
能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二、考试内容:
城市典型景观环境(包括:广场、公园、庭院、居住区、校园、滨水区、建筑外环境等 中小尺度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三、考试题型:方案快题设计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6 小时
512 城市规划设计(三小时设计)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在设计方案中灵活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及相关知识;
2、能全面掌握各规划设计阶段的要求、深度、表现方法;
3、掌握国家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的有关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4、了解现行城市规划相关法规知识并能够在方案中综合运用。
二、考试内容、试卷题型及比例:
城市(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各种类型,每年考其中的一种类型。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连续 3 小时。
Part 6
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21 级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如下:

其余专业学费均为 8000 元/生学年。
注∶录取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研究生,除缴纳天津大学学费外,在深就读期间还需缴纳佐治亚理工学院学费4.5万元/生学期(每学年按三学期计),如有变动,依照深圳市发改委最新文件批复或备案为准。
我校统筹政府投入、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奖、助、勤、贷、补的奖励资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奖励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单项优秀学生奖等。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学业奖学金特等奖最高可达每生每年 12000元。
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助学金、助管基金、助教基金、国际交流基金、专项助学金等。其中研究生助学金为每生6000元/年以及导师助研两部分组成,助学金覆盖面可达 100%。
适用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取得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具体执行细则参见当年的校发文件。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20 级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如下:

其余专业学费均为 12500 元/生学年。
非全日制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工商管理(120200)和智能医学工程(0831Z2)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等同。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纳入奖助体系。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Part 7
学制
建筑学院:建筑、景观、城规、艺术学制均为2.5年
合一教师作品分享——建筑设计手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