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wheels】Stronger/Thinner

本期带来:
Custom '70 Chevy Nova,& Silder.


今年下半年,HW做到了在几乎同一个月内,两款'70 Chevy Nova新模两开花的营销成果。

而好巧不巧,13年前,1970年款Nova在HW的亮相也正是如此。
Modern Classics系列版↓

(如影响理解,请自行忽略本系列的第一个单词)
以“礼貌”的表达,它有辛普森一家那辆粉色小汽车的神韵——低车身高车顶卡通风。
和100%之HW40周年版↓

两款模具区别巨大的'70 Nova在HW也有共同点——都仅在08年一年生产上市。
以如今HW的市场欲望和Premium上市的频率及强度,我们不必担心这两款新模会和13年前的两款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好好着眼于目前所得吧。

Custom '70 Chevy Nova所在的这组,是我至今唯一套入的花园大道。

但透过名单的高光真正接触到这套车之后,仅作为小车,这款Nova又是唯一一辆能让我眼前一亮的。
(本想对这套做期摸鱼的个人感受向简述,但这些天我人是只剩忙和累。但是,在此点名DMC-12,X割过的车可以别上Premium,对我作为一个小车玩家而言,再出来的作用无非是为开盖老模带来合金底盘,以及为老花园版再增含金量,保持无法考虑入手的价格。)
Nova是Chevy对标Falcon的同级小车,Nova SS平平无奇的外观注定不会让它成为时尚领袖,但来自科迈罗的底盘设计共享足以让紧凑的车体容纳398 cid V8引擎(70年实际为402),只有55%的前轴配重所得到的优秀重量平衡等等都使它经过实战赢得了“Giant Killer”的名号。

HW设计师Mark Jones大刀阔斧的改造,让它成为了更大、更好、更强的Nova——至少在外观上。
(关于Mark Jones,上期"Wild Ones"专栏对他的原创车理念乃至个人创意有很直观的展现。我只能说,如今投身Premium授权车设计着实有些影响他的个人发挥。)

“宽体套件让车更犀利”就是悖论,Mark Jones对这款Nova的宽体改造并没有采用如今流行的套件从底盘/轮拱下端开始,自下而上倾斜直到贴合车本体。它没有“寄生”在上面的轮拱部件,而直接装配重做的整套翼子板,和车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尽管加宽降低车体所产生的笨重感不可避免,但宽体上部整体与引擎盖处于同一平面,再借上原车边角的这条隆起,让这辆Nova有些西装壮汉之感,不是套着大号宽衣的青年能与之同论的。
车头没有令我失望,合金底盘件延伸表现,磨砂黑为第一印象打下基础的同时也让刻线更显清晰,在常规品控下大幅优于亮面漆。

引擎散热口能由塑料分件表现,其中应有宽大车体的一份功劳。
全车最大的槽点就是这“碳盖”,如此粗糙的印刷让这纹路与碳纤维相去甚远,更接近毛衣或比较精致的地毯。
稍一观察就能注意到,这辆车的大型宽体并非远观中简单粗暴的全直线“纸壳风”。前后的大框架都略有弧度,且内部自中后段逐渐下沉,使外沿留出小翼片的结构。


同样程度的收窄也出现在宽体翼片下的部分,也就是轮拱后。这样沿车体运动轨迹所做的柔和处理相当自然,简洁而高效。

在Wiki简介中,前翼子板的标志为"SS 400";但即使转印糊成这般模样,我也认为下面的数字不像是"400"。

两侧的双出排气管口表现出HW在这方面难得一见的精巧,但对这辆车的外观而言,长方形宽单管排气口似乎是更协调的选择。

我试图以这种非正常视角拍摄的是尾箱盖上的"Nov-Zilla"。尽管这种贴近非现实物种的取名对我的吸引力远小于车本体,合理的“夹带私货”仍能让我会心一笑。

被压低、主体后移的厚重尾翼似要融入车体,但它不会喧已夺主(车顶和两侧宽体),同时接过轮拱宽体后部线条延展了整车长度。
我不希望更高的尾翼让本就有下部底盘抬升的车尾有更高的重心,而且这也将让前面所营造出的感觉在此功亏一篑。

尾翼被设计为独立让它可以不居于车壳整体选择配色,黑色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塑料与合金在光泽度和质感上的差距,而且与同色引擎盖前后呼应,并共同与黑色底盘延出的边线明确整车框架。
独立的后段防滚架——良心了,但没有完全良心,在这款首版中被饰以橙红色,再低调的外部配色都难掩这内部的狂热。

底盘刻画在线,只是太多文字让左侧排气管的中段没了痕迹。

成在灰色,败在亮灰漆面。
我的确想不出灰/黑之外,还有哪种颜色搭配能让这辆Nova的首版充分表现自身素质。但在我看来,这所谓“水泥灰”在至今多辆小车上的应用都令人失望,厚重油腻,对小车刻画的表现能力为负。

另一边,喷涂银灰金属漆的“常规版”'70 Nova SS表现出了不俗的素质,恰当的比例让这样的对比合照有了些合理性。

(回顾HW的速激系列,我认为目前最不可理喻的还是1/4 Mile Muscle里的那'67 Camaro。)



之前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设想,其真实呈现很可能会令人瞠目结舌。
HW在05年普卡线中推出的"Torpedoes"系列小车就是这样的实例,接下来展示的Slider是其中一员。

车如其(系列)名,该系列的设计理念,就是将车做成细长的“鱼雷”造型。

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把原车拉长,但那超出就HW的板卡宽度和预算帽高度,所以HW所做的,就是(基本)保持轮轴宽度和原车长度,横向压缩车体以达到相同效果。

尽管被压缩成如此身型,Slider依然保留了原车体的大部分刻画。

而根据这些刻画,我们似乎能看出它所参考的原型的一些端倪。


相比实车,HW为Slider装配的这身套件少了些精细,更多是与自身“鱼雷”型紧凑车体大相径庭的狂野,引擎盖样式对此表达尤其强烈。

切车顶大概是老红脖Hot Rod与近代日系漂移车罕见的相同点之一,Slider如此操作不仅为了低矮的姿态,也为了车体收窄后车顶不会突兀。
这身来自06年的橙黑色拉花已能看出些年代感,仅产于05-08年,上市三款刷色四个版本(首版标准/FTE轮毂)的Slider也没有搭配更好配色涂装的机会了。

没有轮拱的三面包围,Slider自信装上了大小轮,甚至较常规更大一号,还能保持贴地姿态。

两轮前部的格栅与车头采用相同表现方法,车壳镂空,以底盘件延伸为内衬。

碗口粗的排气口.jpg
尽管有此前多处镂空格栅的“铺垫”,真实立在上面的独立尾翼还是令人难以置信。

而在车内,大型音响自然是促使车手兴奋的音声助推剂。

车轮与车壳之间,合金底盘还延伸对悬架系统做出了一些刻画,包括底盘本体。





即使缩减了两侧,细长底盘的主体刻画也未被忽视,HW甚至还想做个镂空Logo的花活。
Ps,一个小意外:Slider的轮距与Custom '70 Nova同宽。

自然,Slider的轮轴没有被有意缩窄;归功于Nova装配的RR5SPM——Real Riders 5 Spoke Modern轮毂之宽,我们才能看到标准轴宽下它与大宽体的完美结合。

在Slider的窄小车壳上,HW的不吝刻画与大胆镂空颇有种放手一搏的感觉——时间和这款模具的结果已是一种印证。

不过S14在HW依然是幸运的,清新版近几年和S15一起持续在Premium级上市,很多玩家对其模具本身也抱有好感。
(某IS 200在HW至今还没有素模问世之可能。咬地鲨,我的咬地鲨…)

最后,以一张乐子图作为本期结尾罢。


尾语:本人主要展示风火轮普卡级,另略有涉及火柴盒及其他品牌的小比例车;小车专栏随缘后半夜更新,同各位分享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