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人发现:印度不会崛起成超级大国,因为与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2023-07-14 19:17 作者:瞩望云霄  | 我要投稿

最近,莫迪老仙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把连同拜登在内的美国一票政客目前忽悠得有点瘸了。按莫迪的意思,印度即将崛起成为与中国同等级别的全球格局选手,美国人压宝印度那就是投资未来。

然而,这个世界还有一些美国学者是保持理性的,比如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林就告诉美国人一个残酷现实,莫迪老仙靠不住,印度也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当然这个观点与李光耀不谋而合。

李光耀在去世之前,也就是2014年表示: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是精英政治的敌人,其庞大的官僚机构以及其精英不愿解决其多民族和宗教群体的矛盾,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他认为印度永远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有人问他印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时,他回答“不要把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

李光耀一手创造了新加坡这个国家,也是一位对中华文化理解很深的华人,也有国际视野。他笃定印度没有希望崛起,后来几年情况也证明如此。

艾利林教授认为,千万不要被印度过去两年GDP增加6.1%,而中国只增加4.5%,就以为印度有希望追赶中国。也不要把印度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感到前景无限,这也一个国家的未来没有直接联系。

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印度从来就没有崛起,与中国的差距何止20年。比如,2000年时,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和GDP大约是印度的两到三倍。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约为印度的五倍,中国与印度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第二,印度并没有一个开放的市场,也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当前的莫迪政府不敢加入RCEP,更不要说CPTPP,印度仍然是一个保护国内手工制造业的国家。这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激烈竞争孵化世界级的世界,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三,印度在发展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竞赛中一直落后。中国的科工理毕业生数量几乎是印度的两倍。中国将GDP的2%用于研发,而印度则为0.7%。中国生产了全球一半以上的 5G 基础设施,而印度仅占 1%。

TikTok 和中国创建的类似软件现已成为全球领先者,但印度号称拥有软件外包世界级的能力,尚未开发出一款走向全球的科技产品。中国拥有全球 65% 的人工智能专利,而印度仅为 3%。

再看看电动汽车、半导体、电信、太阳能、家电、手机等等几乎所有的关系未来全球产业格局的领域,印度没有一家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印度国内所谓的超级公司,几乎都是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官僚体系下形成的。

而中国几乎在所有关系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都有基础,大多数还有技术领先优势,并且正在向美国发起冲击。

第四,中国劳动力的生产力高于印度,红利一直存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超过76%,印度只有约50%。印度青壮年的受教育比中国低34%。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印度的8.7倍。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印度的10.9倍。短短四年间,两国制造业的差距扩大了25.3%,这也充分证明印度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不存在。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将更加不可撼动。

其实,印度这几年GDP增加更大的原因是使用了莫迪政府特有的计算方式,牛粪也算GDP这可不仅仅是笑话。印度将“牛粪、羊粪算作有机肥产量,贫民窟里用竹竿、塑料布搭起的棚户算作房地产,路边摊贩作为服务业”,因为这些都是生产要素。以印度自己的算法,2019年GDP是2.85万亿美元。如果以西方算法,估计大概有2.6万亿。如果以中国的算法,不足2.5万亿美元。当然,美国在这方面也花样百出,比如美国人住自己的房子要算租金和GDP。

第五,印度并没有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条件,这从不断垮塌大桥就能看出来。缺少基建能力是一方面,土地私有化和联邦制带来的统筹发展难题更是无解。

印度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工业化的国家,服务业占GDP百分比超过60%,这个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总体而言,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印度社会的精英素质很高,但是这个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走上高速发展之路。基于中印几千公里长的未划界边境线,虽然美国希望印度成为能与中国抗衡的一极,但是中国是中国,印度是印度,印度永远成不了中国。

美国人发现:印度不会崛起成超级大国,因为与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