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博士曾原笃行不怠精研医术 为员工摘掉佩戴30多年的眼镜

“我从11岁就开始戴眼镜,坐教室前几排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感谢曾院长又让我回到近视之前的清晰视界。”近日在云南省保山艾维眼科医院,医院健康教育部的社区公卫服务专员杨多花激动地说道。杨多花双眼近视达到750度左右,这次在医院副院长曾原博士精湛的手术操作下,杨多花终于脱掉戴了30多年的眼镜。
曾原博士建议这类高度近视患者做ICL晶体植入手术,据了解,ICL晶体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又名可植入式接触镜,简单来说,它是通过手术将一枚与患者近视度数相匹配的晶体放置于眼球内并固定,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曾原表示,像杨多花这样因度数偏高而不适合做激光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人群,就可以选择量身定制的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1800度以内的近视,而且手术具有可逆性,到老年若要做白内障手术时还可以取出晶体,术后的视觉效果会非常清晰。

杨多花术后第二天拆开纱布,眼前就像是打开了4K高清电影般清晰,室内的物品、窗外的花草树木明亮地进入视野,这是她时隔30多年,再一次自然地看到这个清晰的世界。她表示,“戴眼镜始终和近视手术后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之前如果眼镜佩戴位置不对,看东西容易变形,而且戴口罩、吃火锅时眼镜容易起雾,很不方便,如今终于摘掉戴了30多年的眼镜,早上起床再也不用找眼镜了!”
杨多花作为医院的社区公卫服务专员,要经常到社区、村寨为老年人做公益检查,她感慨道,“未摘镜前用仪器给老人检查眼睛,穿防护服、戴眼镜和护目镜,镜上经常出现雾气,影响观察判断,现在摘镜后工作起来更加方便、给老人检查眼睛时更加准确了。”
曾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医学硕士,解放军医学院眼科学博士,曾入伍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服役22年,期间参加中国第五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队,立三等功一次,现任云南省保山艾维眼科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妇联主席,今年9月凭“军队人员屈光矫正手术方式选择研究及应用”课题荣获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的“军事科学技术进步奖”。曾原博士常规开展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LASIK、ICL/TICL植入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以及角膜松解术治疗散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斑痕,擅长高度数薄角膜的疑难近视病例的手术治疗,对高度数薄角膜的疑难近视手术治疗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致力推广高精近视眼手术,提高群众对眼健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