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余华X罗翔X黄鸭兄】聊聊《兄弟》!余华最喜欢哪本书?

2022-10-18 16:16 作者:小刀碎剪  | 我要投稿

关于荒诞

罗: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荒诞,我们不是跟这个荒诞握手言和,我们承认荒诞。我们也不是彻底地制造一个不荒诞的社会,这不可能的,因为当你想彻底地制造一个完美的不荒诞的社会,那一定是一个最荒诞的结果。

余:(笑)这本身就很荒诞。

罗:超越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就是很荒诞。于是我们在这两者中保持一种合乎中道。一方面我们接受人类是有限的,同时我们又向往一个更美好的,但是我们又知道人类的有限性,无法达到乌托邦的美好性。我们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追逐,一种合适的现实主义。我们要在两者中寻找一种平衡。我们还是相信,这个世界不应该这么荒诞,我们要不断改变它,让它变得不再那么的荒诞。但是我们又知道,我们不可能达成一个最完美的可能。


关于精神内耗

主持人:我觉得精神内耗是现在年轻人经常感受到的一种感受,特别的瞻前顾后、思来想去,但是又迟迟不能付诸行动。

余:这个精神内耗很像作家写作的过程,写作过程就是当你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出口的时候,写作就是寻找出口,在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就是有点精神内耗。迟疑不决,应该这样写还是那样写。当找到出口的时候,精神内耗就结束了,精神内耗一方面可能是消极的,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如果他什么都不耗的话,他不内耗的话,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精神内耗本质上是寻找他自己人生的出口。寻找我今天的出口,寻找我明天一觉醒来明天的出口。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这是我的理解。我们从一个积极的角度谈的话,精神内耗不是一件坏事。我写作就是内耗,我内耗40年了已经。

主持人:如果处在精神内耗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觉得太受打击,余华老师已经内耗了40年现在还好好的。

罗:这其实很常见,什么叫内耗,内耗就是内部损耗,那不就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吗,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从有能量到无能量。人的生命归零了才会不内耗。问题就是说,这个内耗得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这个内耗是让你在危险中碰到一种机遇,所以还是得有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尼布尔所说的一段话:对于不能改变的,请给我力量让我去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给我勇气让我能够改变;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能够拥有这种智慧,去区分刚才两者的不同。


中场休息





对于90年代是怎样的感受和回忆

余:90年代就是摩托车的声音。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90年代,摩托车的声音不断此起彼伏的声音。没有一个正确的数据,确实中国第一批买摩托车的人,他们说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驾驭不了速度。这个速度太快了,他不知道这个速度有多快。所以不是撞在电线杆就是撞在树上,有些还撞在了墙上。因为他以为还有10来米远呢,他以他骑自行车的速度(判断),他哪怕想象得更快,他也已经来不及了。90年代就是这样,就是我们从一个习惯自行车的速度的人,要适应骑摩托车的速度。一群人走了,一群人换乘汽车了,然后就活下来了。那个时代变化太快了。


人和命运的关系

余:用中国人的话说叫命中注定。20世纪初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伟大人物,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想改变世界的,但是改变世界的是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改变的是艺术。

主持人:罗翔老师怎么看这个话题?

罗:中国的一些俗语很深刻地表达了人对命运要保持足够的敬畏。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个人就经常觉得命运它就是神秘莫测的,命运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只不过是它的工具罢了,但在某种意义上呢,人又不能太过于宿命,因为宿命会让人放弃,宿命会让人懒惰,宿命会让人愤怒。可能还是一个悖论性的思维:我们相信命运的神秘莫测,但是我们还是要顺势而为,要不负今生,要有所为。人生不就是要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寻找一个合乎中道的平衡吗?

人要读万卷书,人要行千里路。

因为读书不就是让我们走出这种时代性的偏见吗?行路不就是让我们能够走出地域性的偏见吗?让你能够更多地以一种包容的心看待世界,也能够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罗:爱是先天的能力还是一种后天的学习?我们是不能选边站的,因为我觉得可能都有。


(哈哈,大家都好闲)


【余华X罗翔X黄鸭兄】聊聊《兄弟》!余华最喜欢哪本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