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敌》动态
说句老实话,个人角度,我是不太喜欢《人民公敌》的整体基调。但,这无法掩盖这部作品在当时的伟大意义和其中各个角色的深刻刻画。
如果说,《群鬼》是相对隐晦的控诉,那《人民公敌》就正面的刺破,是面红耳赤的辩驳。
“群鬼”的意向在这里变为潜在的温泉事件和明面上斯多克芒医生和政府、报社、人民的关系。
先说我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或者说很主观,我不喜欢里面所有角色的处事风格。虽然,易卜生将这些角色塑造的具有鲜明色彩,也很立体。但,无法掩盖其中过于理想的状态。
也许,你会说最后“人民公敌”的下场,还是理想?
我想说,是的。
请我们回想,在人类无处不血腥的历史中,那些掌握真理的人,往往什么结局?仅仅只是被排斥这么简单?他们的家人能理解他们?
最重要的理想状态,并非针对斯多克芒医生及其家庭。而是,对于故事中的社会。
故事很理想地以斯多克芒一家的宣誓和展望结尾。而没有进一步诉说这社会的尽头。如果,只是《群鬼》暗示的程度,点出个人的结局即可,放在少数几个角色之间刚刚好。而,既然《人民公敌》全篇都打算放大影响,打算将这个主角置于全面的社会环境中,那就应该放大舞台和格局,将“社会”也视为一个角色,进行完整的叙述。(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
看起来和《社会支柱》的整体走向没问题,但后者大篇幅都集中在博尼克家庭的叙述上,而前者则开始就将舞台放大。
然而,如果顺着“温泉有毒”这一“基础真理”(导火索),那这个社会从物理层面的“报应”是显而易见的。我倒不是说,需要将这个结局残酷揭示。而是,觉得斯多克芒医生最终的决定看似不忘初衷,和旧社会斗争到底。但,就事论事,温泉问题作为线索(引子),反而被抛开了。
也就是说,斯多克芒医生看透了社会的本质,选择了斗争(实质是拯救),但又任其毁灭(温泉毒害、社会注定的结局)。有点像,一个人去扶老人,然后被别人言语,激怒后痛斥别人绝情,并表达自己扶老人的决心,但最后忘记老人走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我们无法否认这作品的精彩和伟大。尤其是其先进的思想性,和富含激情的戏剧性。
而且,放在如今依旧值得深思,其中一部分原因和之前评价《群鬼》类似。其抨击的东西指代可以替换,只是依旧是社会的“病根”。
尤其是,文中所表达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观点值得探讨。如果有兴趣,我推荐大家可以看看《伪物语》的第一话,西尾维新所深入探讨的就是这个(多数如何成为“正确”),而且作为动漫,接近生活的例子,更生动。
首先,真理不一定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也许确实常常为少数人发现。但,普及真理的依旧是多数人,多数人作为社会主体,其接受了真理,真理才算真正掌握在人类手中。根源上说,多数人决策有利于社会从根本上稳定,但多数人也更为易错,这是矛盾的地方。这要求多数人的各种水平都出于更高的位置。
其次,“多数即正确”是社会意志的体现,而从不是正确的体现。我们常常愤怒,因为我们一直一厢情愿地希望社会意志应该是正确意志,而没有任何理论证明这点,事实亦然。所以,也大可不必把所谓“他们说”、“大家都”、“很多人觉得”当回事,这些从不是作为论据的素材。
最后,就是现今逐渐明显的问题。从前,人民不愿接受主要是守旧(安稳),而今,人民不愿接受则是出于不愿相信权威,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很重要,心理地位和现实地位的失衡。
我们的社会将人民放在很高的权力位置,但人民并不在乎这位置是权力还是智力,还是别的。重点是,和古希腊不同,现在人民的内在水准还远远未到靠实力到这个位置(类似德不配位)。这就使得人民自认为有权力质疑科学家,质疑专业人士,质疑一切。这也是众多网络事件平息后,再看“网友评论”是何其可笑的事情。(当然,不否认有业内的网友的客观评论,但终究较少)
从前外行人看个热闹,现在外行人指挥内行人做事。
我们应该争做斯多克芒医生,但不代表我们已经人人是斯多克芒医生了。
我从不认为自己道德过人。就《人民公敌》而言,我处在斯多克芒医生的位置,我遭到第一次警告的时候,就会收拾离开。那封信作为我良知的社会责任已经尽到,至于社会自甘堕落,那是社会的事,毕竟,说到底,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切实证据,而我是自私的,我只在乎我的家人,我只有力量在乎自己的家人。
至于社会,在房屋皆塌的时候,瓦砾压烂他们的四肢的时候,他们自会嘶吼,自会挣扎。时间就是卡利古拉,赶着那些懒虫思考、呻吟。
想想我们学过的历史,那些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历史的必然”是因为“时候到了”。为什么革命先驱如此伟大,因为他们试图改变时间,试图提前这个“历史的必然”,而且他们用无数的牺牲做到了。
今天还看了《汉堡剧评》的开头,很多东西依旧值得今日思考,等我看完章节再来说,很值得探讨。(这种值得思考总给我一种社会的进程是螺旋,在走倒车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