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不踏实?怕犯错?为什么我说练口语能“包治百病”(文末福利)


文 &编辑 & 排版:Lesley
首发:HUGE教育工作室
“执着”,“不踏实”,“怕犯错”,练口语包治百病不敢说,是个标题党,包治这三个“现象”还是绰绰有余的。为啥咧?

一、「执着」

《大般若经》卷七一有云:“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过于执着是苦。
说人话,“执着”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人一执着,容易钻牛角尖,看不见大局面。
在综合口语记笔记时候,执着的体现,就是不跟着听力内容走,死磕在一个细枝末节的内容,从而失去了对全局的把控。(请参考《从口语笔记习惯,看你是否是个“完美主义者”》)记笔记时执着于记下所有,忘记了注重行为的实用性,导致更多内容记不下来说不出来,会比不执着记那一点的东西更让人沮丧。
更像一定要用自己的头和南墙比谁更硬,撞着撞着会发现,终于切身体会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含义。
所以做多了口语,你会发现口语执着不得,人生同样不能太过执着,真是暗藏智慧呀。
二、「不踏实」

一个综合口语,说下来完成它很容易,但是要说得能够拿到满分,需要语音语调和语法问题都不出现。语音语调需要成年累月的积累和输出;语法问题需要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也需要经久不息的练习,绝不是一个心浮气躁、短效速成能够掌握的技能。
“说话”看起来是一个更加不务实的行为,人们总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但是真要说好口语,可并不是假把式,而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练习。多练练口语,能磨练人的心智,放下心浮气躁的习性。
三、「怕犯错」

中国有个“面子”文化,我的理解是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倾向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隐藏自己最差的一面,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如果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不堪,也不希望直面的说出来。
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内里的伤口都已经化了脓,却还努力维持着着自己表面的光鲜,只会让自己伤的更重。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已经深入骨髓,以致我发现在练习口语时,学生同样希望自己的表现不用练习就很完美,很容易说这样的话,叫“我知道这个音怎么发,但是刚刚在句子中说错了。”或者“我刚说完这句话,就意识到语法错误了。”
还有些同学,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一被指出来就觉得是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否定。
先别想那么多哇,先看看,口语中都有可能犯什么错误呢?
语音语调
包含两部分,语音&语调;重要性和练习方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托福口语想要27+,该怎么练习语音语调?》
语法错误
口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是三单,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
整体内容的逻辑和调理
信息过多如何进行选择和记录、对文章整体架构的把控(如,新task2 reading当中两个points如何和对话中主说人的意见对应起来)
也就这些了。当然,在具体的题目中有具体的体现。我能够理解怕犯错、怕暴露出问题的出发点,但这样会导致不知道自己的起点位置在哪。就像唐三藏知道要去西天取经,但是不知道自己是在东土大唐,还是在西方新大陆,不知道自己的出发点在什么位置。这样走起来只能靠蒙,或者南辕北辙,如何能够到达目的地呢?
承认这些问题,你会少块肉吗?(少块肉多好,当减肥了,很可惜,)并不会。练习口语时,我们允许自己犯错,并且识别自己的错误,不仅有助于自己的进步,更能帮助自己成为一个(至少是对自己)诚实的人。只是需要注意,允许不是放纵,看到问题,是为了去改正。
总结一句话,练习口语能帮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你要不要嘛~?

一套市面上没有的口语真题送给你,领取方式:
1. 扫描下方图片👇添加Sarah老师微信号
2. 发送暗号“口语真题”
3. 获得真题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