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春分

春分是地球在一年旅程中的第一个平衡点,由于地轴和黄道面有一个66度34分的夹角,且一直朝向北极星,因此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时候都是偏向一边的,这就使得一年之中只有两次地球可以昼夜平分,春分就是其中之一。春分是一个节气,但并非整整一天都是春分,其实春分只是一瞬间。地球是不停在运动的,比如,2020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1点50分(时间来自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地球到达春分点,那么此时地方时为6点或者18点的那条经线上昼夜平分,至于在11点50分之前或者之后,地方时6点或者18点的地区只能和今天的昼夜平分无缘了。

春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转折点,其标志着北半球受到的太阳总辐射开始大于南半球,大气和海洋会逐渐的被加热,大量的水汽会进入到空气中,对流性天气也会更加活跃。可以说春季就是气候尺度上的大气环流调整的过渡期,夏季风会逐渐的建立,冬季风也会慢慢退却。从今天中午的云图上可以看到,沿着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到中南半岛有一条狭长的水汽输送带,将丰沛的水汽运送到中国内陆。时值春耕,东南亚人民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烧荒,将大量废弃农作物秸秆枝叶焚烧,得到肥沃的无机盐肥料,这种刀耕火种的方式可以使得土壤保持肥力,却污染了空气,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烟尘已经将我国西南部的底层云染成了土黄色,前段时间澳大利亚大火其实每年都会在东南亚上演。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确实,水与气候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好莱坞大片“后天”中提到的理论一样,海洋环流有着输送热量的功能,以北大西洋暖流来说,它将温暖的近赤道地区海水输送到英伦三岛甚至是北极圈以内,使得欧洲呈现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既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英伦三岛所在的北纬50度附近,全年海水不会封冻;反观同纬度的亚洲东岸,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勘察加半岛一带,已快是阳春三月,在卫星云图下显现出的依旧是一片冰天雪地。这就是水与气候关系的一点缩影。

最后送上春分的地球全图,来自韩国GK-2A气象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