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之间 第一章 高墙与破墙者
直到车开进“量子场论”管理中心,崔光才想到卷烟被扣在月球上了。他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算了,到时候再买一包吧。”
不过他几乎同时意识到了这个想法是愚蠢而不切实际的。一粒灰尘不得进入的极净室显然不是吞云吐雾的好地方。一想到未来三个月大概率都不会有这种植物制品同他的嘴唇相接触,这个无烟不欢的老烟枪的脸上便立刻多了几分烦躁。
服务机器人端上两杯茶,会客室不大却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错觉,看来这座巨型设施的建设者并没有在任何地方偷懒的计划。
“这座建筑是由人工智能设计的。”坐在崔光对面的年轻人似乎看透了他的内心。
“人工智能的品味确实不赖。”崔光回答。“不过我想,今天你们恐怕不是特地请我过来开AI艺术鉴赏会的。"
"不愧是您,一眼就看穿了。您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样以您的才智绝对不难想到我们请您来是为了什么。”
“我恐怕没有胜任这个任务的能力。”崔光沉默了一阵,抑扬顿挫而略带忧伤地说。
“没有人比您更有能力胜任了,真的。”
“我当然知道。但’量子场论‘作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专用量子计算机,其底层设计,从硬件到软件都不同于其他任何计算机,毫不夸张的说自他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对它做大的变动。更何况我并不熟悉这台极端精密的机器。你也不是不知道,量子计算机这个东西,就好像几个月大的小孩,除了它父母,外人是弄不明白它在哭些什么的,可又不能放着不管,有时候……”
“既然这样,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去看看他怎么个哭法吧?”年轻人用这句话有效地制止了他讲下去的企图。“事不宜迟,您知道量子计算机的错误会扩大。”
崔光哈哈大笑。看来,年轻果然还是急躁。不过既然都这样说了,去看看倒也无妨。反正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在这里鏖战几个月的准备,顺道也可以好好鉴赏一下自己老同事的得意之作。
年轻人领他走进一间偌大的指挥中心,里面的陈设就像所有巨型系统的指挥中枢那样,一排一排的电脑,近十米高的巨幕,这些崔光早已司空见惯。外壳从来不是重点,在无数条导线,无数条光纤,无数个半导体器件之中涌动的信息洪流才是评判一台量子计算机最诚实的证人。在优秀的工程师引导下它们会开口说话,就好像在名为医院的地方常常进行的那样。
而崔光正是一位这样的工程师,数十年来他让无数台计算机开了口,今天这台又会怎样倾诉独属于它的传奇?
年轻人浸透了咖啡味的嗓音将他拉回现实。“这台计算机与其他巨型量子计算机最为不同,也是最具巧思的地方就在这儿。‘管理员’,您看见了吗?”
崔光顺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台工业化制造的,如此常见以至于崔光闭着眼睛都能修好的中型通用量子计算机静静地沉睡,不时转动它的风扇仿佛在呼吸。只有进到它的操作系统中才会看到这种颇具迷惑性的假象下包含了多么巨大而汹涌的数据流动,一个个量子比特不息地转动翻腾起信息的海啸。
“如果没有它,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们中心工作也还差一千倍。别看这只是一台普通的Q10,里面的程序却大有玄机。”年轻人的脸上流露出骄傲的光彩。
崔光笑而不语。老同事,你倒是挺有想法。他内心的好奇又增加了几分。需要另一台量子计算机来负责管理的机器,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在等待着他?这样的挑战可不多见。老同事,你可拉倒吧。这样想着,崔光的记忆又回到了量子所的那段时光。
“那我们可以开始工作了吗?”年轻人的话语仿佛出自小孩子之口。
崔光微笑着点点头。“合同?”
年轻人连忙将已经草拟好的合同递上。崔光大笔一挥,心里带着对好兄弟的思念,迈着年纪再小十岁也不一定能走出的步伐,潇洒的奔向极净室的入口。徒留年轻人像一根杆子愣在原地。
(新手上路,质量低劣,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