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安全软件行业产业链、供需规模、市场集中度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图]

安全软件产业链上游中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组件/中间件等。安全软件下游可广泛应用于政府、通信、金融、能源、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
安全软件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IT安全包括:网络安全,路由交换里的、系统安全,操作系统里面的,2003,等服务器操作系统里面的、使用安全,使用方式方面的,比如随意插u盘。软件安全-保护软件中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不被非法使用,包括篡改及盗用等。2021年我国安全软件市场规模为220.4亿元,较2020年增长31.7%,预计2022年我国我国安全软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9亿元。
2015-2022年中国安全软件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企业客户日益重视安全软件国产化和重要数据存储本地化,在选择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时更青睐于本土企业,近年来我国安全软件产业产值增长明显,行业国产替代效应不断强化。据统计:2015年我国安全软件产业产值为38.9亿元,2021年我国安全软件行业产值增长至176.2亿元,预计2022年行业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2015-2022年中国安全软件行业产值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在常态化的技术储备和持续的政策催化下,网络安全行业的高景气度将继续保持,同时随着行业内技术栈及产品线的丰富与分层,各安全软件公司间的市场战略差异和特定产品竞争优势亦将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安全软件细分市场中,软件安全网关领域企业集中度最高,五大企业市场占比超过60%;安全分析和威胁情报领域企业集中度最低,CR5为32.1%。
2021年中国安全软件细分市场五大企业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展望未来,网络安全软件行业发展趋势仍然较好。主要驱动因素为:
1、信息技术产业由硬件到软件的发展规律。前期网络安全硬件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后续的安全升级有望更多地体现在软件层面。以智慧城市为例,早期智慧城市建设以硬件为主,而到2018年后,一些成熟智慧城市项目的软件比例高达80%-90%。基于此,以政府、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为主的网络安全主要下游采购方在硬件上的采购已进入稳定增长期,后续在网络安全购软件的需求量有望增多。
2、业务驱动:网上业务量增加带来风险敞口的增加。在2020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为80%,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网上办理率预计达到90%。网上业务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风险敞口,增加对整个系统的安全威胁,由此需要的安全防护也会增加,从而带来更多的网络安全软件需求。
3、基础IT架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越来越多传统IT基础架构在向云架构演化。同时,《“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预计达到30%。随着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我国IT基础架构正在完成由传统本地架构向云架构的转化,未来随着更多的业务在云上开展,基于云的网络安全软件需求亦会增多。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安全软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