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发白发紫,可能不只是皮肤问题,小心这种风湿病!
62岁的刘女士两年前查出了类风湿关节炎,去年冬天,她的手指一碰冷水就会发白发紫,还感觉到麻木、疼痛,严重的时候手指一点血色都没有,在火炉旁把手烤暖和才能恢复过来,她一直以为是冻疮,直到过完年复诊时,才知道自己是雷诺现象。刘女士后怕不已,还好自己在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后就非常注意关节的保暖和保护,否则不知道雷诺现象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你了解雷诺现象吗?雷诺现象有哪些危害?出现雷诺现象该怎么治疗?我们来一一揭晓答案。
什么是雷诺现象?
刘女士这种手指变色的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雷诺现象”,是一种由微血管系统紊乱所引起的细小动脉痉挛性现象,一般发生在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刺激后。典型的表现就是手指、足趾等部位皮肤发白、发紫、潮红,还伴有局部发冷、感觉异常(麻木)和疼痛等现象。
雷诺现象的典型发作,可以分为三期:
①发白(痉挛缺血期)——四肢末端细小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内血流量减少。
②发紫(瘀血缺氧期)——细小动脉先扩张,但细小静脉仍处于痉挛状态,毛细血管从缺氧而青紫。
③潮红(扩张充血期)——温暖环境中,寒冷刺激消失,血管充血、局部温度升高,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潮红。
雷诺现象的发作和温度相关,好发于寒冷的秋冬季节,患者多为20岁~40岁的女性。出现雷诺现象,要警惕是一些疾病的先兆,主要包括以下4类:
①动脉病变——如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急性动脉阻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②蛋白血症——某些冷秋蛋白血症、类纤维蛋白血症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椎间盘疾病、脊髓肿瘤和脊髓灰质炎等。
④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硬化症、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很多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只是关节疾病,其实是错误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除了累及关节,还会累及皮肤、肺部、心脏、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部位。雷诺现象也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关节外表现,约20%的患者可能发生。
雷诺现象有哪些危害?
如果雷诺现象仅仅是皮肤颜色的变化,那倒不用担心,但皮肤颜色变化的背后,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那就必须要重视了!如果雷诺现象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雷诺现象频繁发作的话,会造成手指和指甲的营养障碍,导致手指皮肤干燥,指端及皮下组织萎缩,指甲生长缓慢、开裂、变形。这是轻的,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肢体远端皮肤溃疡、坏疽、手指变短,甚至还有发生严重肢体溃烂而截肢的患者!
所以,对于雷诺现象,我们要足够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怎么早期发现雷诺现象呢?我们可以通过激发试验和指温恢复时间测定来发现:
激发试验:
①冷水试验——将双手浸于4℃左右冷水中一分钟,可诱发苍白-紫青-潮红的典型雷诺现象症状。
②握拳试验——两手握拳1.5分钟左右,在弯曲状态下松开手指,也可出现雷诺现象。
对于激发试验阴性者,则可以采用指温恢复时间测定:
③指温恢复时间测定——双手浸入冰水20秒左右,指温恢复的正常平均时间为5~10分钟,雷诺病和雷诺现象的恢复时间常超过20分钟。
早期发现雷诺现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早期发现风湿免疫性疾病。雷诺现象可能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先兆症状,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病(80%~9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20%~40%),类风湿关节炎也有不低的发生率,大约在20%左右。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危害严重,越晚治疗病情越难以控制,如果能通过早发现雷诺现象,早发现风湿病,抓住治疗的机会窗,对患者非常有积极的意义。
雷诺现象怎么治疗?
对于雷诺现象也不必过于担心,积极治疗一般都可以缓解。
首先要做的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
①保暖——全身都要注意保暖,关节部位要重点保护。比如,在寒冷的冬季,多穿衣,出门要戴好帽子、手套。如果室内温度也低,可以用热水袋给手部增温。平常洗碗、洗衣服,要用温热水而不是凉水。
②减轻心理压力——在情绪紧张时,也会激发雷诺现象,所以,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作息要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③戒烟——吸烟是不利因素。
④皮肤护理——主要是避免皮肤损伤。
⑤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实际上,大约15%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善以上生活方式自然缓解,但如果已经出现皮损,那可能就要接受药物治疗甚至是手术治疗了。
最后,提醒大家,出现雷诺现象后,要及时就医,通过血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发现背后的原因,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然后针对源头疾病进行规范的治疗,这是重点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