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俄乌冲突的三种场景,实现和平可能要靠特朗普
近期,俄《观点报》发表了格沃尔格·米尔扎扬的文章,对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做了分析。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约一年半。简报充斥着各种战斗巨变,电报频道热议各种成功与不成功的作战行动,还有人在预测结束冲突的可能性。目前还谈不上结束冲突的具体期限,基辅当局拒绝谈判,美国总统拜登宣称西方准备无限期支持乌克兰,而俄罗斯官方人士认为,只能通过军事手段达成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
无论乌克兰战争要持续多长时间,毕竟会以某种方式结束。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波多利亚克认为有三种场景:
场景一是乌克兰军事上获胜。这一场景对基辅是“积极的”,不仅战胜了俄罗斯,而且随后“乌克兰在本地区将处于主导地位”。因为获胜后的乌克兰”将拥有现代化的高效军队,以及牢固的“伙伴关系”。
但是,许多专家认为,乌克兰和西方集体无法在反俄战争中取胜,因为北约国家不打算直接与俄罗斯开战,对他们而言胜利无异于自杀。大家心知肚明,直接交战,也就是以北约出兵乌克兰,意味着挑起核战争。
假如俄罗斯突然出于某些原因处于军事失败的边缘,核战略赋予其使用核武器的权利。即使没有核因素,也谈不上乌克兰当局在这一地区处于主导地位。乌克兰是经典的“没有出息的国家”。
就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所说的,乌克兰已经是完全丧失主权的国家。假如俄罗斯战败,某个国家将在东欧处于主导地位,那这个国家也应该是波兰。
场景二是俄罗斯大获全胜。乌克兰军事上失败,随后被摧毁。乌克兰明天或后天不会消失,因为俄军暂时不能夺占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俄罗斯不打算进行全面动员建立大量的有生力量优势,没有这一条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完全占领乌克兰领土。
由于投入巨大,俄罗斯的政治领导层认为全面动员是不可接受的,在经济、社会情绪变化方面存在问题,最主要的是,牺牲的人数将成倍增长。据此推断,特别军事行动可能旷日持久。俄军将以有生力量损失最小的速度逐个向城市推进,最终完全占领乌克兰国家今天的领土。
显然,随着基辅当局的解体,所有新的地区将退出乌克兰,或者并入俄罗斯,或者以俄军控制下新独立国家的形式存在。一方面,乌军经费在减少,提供武器的规模缩小,以及基辅当局动员潜力的衰弱有利于俄罗斯。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工业部门已经明显增加了军事供应,俄罗斯社会加强了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已经意识到与从事核恐怖主义、旨在消灭所有俄罗斯人的当局邻国不共戴天。
场景三是根据谈判的结果固化条件。这是“折衷”方案,或者通过建立分界线中止战斗行动,冻结冲突;或者通过签署类似于明斯克协议的文件实现某种妥协。这一场景下,乌克兰将“稍微缓慢地”消失,乌克兰的失败和作为一个国家停止存在只是时间问题。原因是乌克兰作为一个国家不再有生命力。
最好的情况下西方不得不继续向其提供武器,进行外部控制,让这一反俄平台存在的时间尽量长一些。但莫斯科对这一场景并不十分感兴趣。不仅是因为新的《明斯克协议》只会是乌克兰再次违反自己的义务,俄罗斯领土经常遭到炮击。如果有可能全胜,还要这个“折衷”方案有什么意义?
按照莫斯科的条件,即去纳粹化、军事化,俄罗斯的领土从乌克兰占领中获得解放,要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可能要等到一年半之后,也就是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胜出,因为特朗普打算集中对外政策的所有力量遏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