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阅读理解读懂文章:4字口诀

2023-09-06 16:46 作者:少明阅读理解  | 我要投稿



1:我是少明老师,专注语文阅读理解提分;

2:已经帮助10787位家长;

3:学员阅读理解普遍高分,甚至满分


四字口诀:立、内、结、语


在中学阶段,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阅读理解做得好的同学,作文一般也不会差。那么,如何去拆解一篇文章呢?其实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本文将详细介绍文章拆解的思路和方法,让你的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再提升一级。


【立意】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想要传达的信息。它是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想要展现的情感、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要揭示的道理。



立意的含义

小时候,每当上语文课时,老师常常会问我们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其实,这个中心思想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说的立意。它贯穿文章始终,是文字的灵魂。


但是,要想让立意表达出来,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写,而是要加入一个深度的、主观的东西,让景物更具感情色彩。这样,我们的立意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章中的立意

往往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如果你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你可以将家乡的美景描绘得天衣无缝,但如果只有这些景物描写却没有情感表达,读者可能仅仅会觉得你的家乡很美,却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


因此,我们需要在描写中加入一些感叹和抒情的语句,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你的主旨和立意。价值观和立意是一脉相承的。


作者通过人物、情节、事件、背景等一系列元素来表达立意。


阅读一篇记叙文,本质上就是听故事。因为故事不仅更易理解,而且能够直击读者的内心。这就是故事和生硬道理的区别所在,一个讲故事的人,即使文字有限,也能打动听者的心弦。


以此类推,文章的立意也可以通过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以及背景的探索来传达。每个环节都在为立意服务,让读者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图。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立意来回答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正确理解作者的立意,我们才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主旨,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


【内容】

文字的内容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它包括人物、情节、事件、背景等各种元素。这些内容是在立意的指导下进行的,用来支持和发展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人物是文章中

最能触动心灵的元素之一

他们有各种不同的性格、行为和表现,通过他们的塑造展现出小说的立意和主题。我还记得读过的一部小说,它的主旨是道德的重要性。


小说通过塑造一个正直善良的主人公和一个堕落的反面角色,向读者展示了善恶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别和冲突。作者通过人物的对比,启发了读者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脉络

也是传达立意的手段之一

作者通过设定不同的情节,将读者带入戏剧性和紧张的氛围中。情节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更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立意和思考。举个例子,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可以通过描述某个人因环境恶化而苦恼,最终走向行动的过程,引发读者对环保意识的思考。


事件和背景

是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事件和背景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从而更好地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考虑到立意方面,在描述事件和背景时,也需要注意扣住核心和关键细节。


【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决定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和逻辑关系。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易读、有序和连贯,有助于清晰地呈现作者的立意和内容。


结构的设计

应该紧密服从文章的立意

合理的结构能够支撑立意的发展,让读者顺利理解文章的思路和推理过程。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扩展式、缩减式、正、倒、比、起承转合等。不同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立意目的和文章类型。


例如,在记叙文中,常见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起:是为故事提供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承: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完善;

转:是故事情节的转折和高潮部分;

合:是故事的结局和总结。这样的结构能够让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立意和主题。


【语言】

语言作为作者表达立意和传达内容的工具,它是文字的搬运工。运用恰当的语言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还能有效地触动读者的心灵。因此,作者的语言应该既准确且生动。


在阅读理解中,我们需要关注作者的语言选择和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加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作者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联想到具体的画面和情感。


此外,语言的准确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明确的词汇和准确的表达可以使内容更加直击人心,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同时,语言的生动性也是影响文章质量的重要因素。运用生动的形容词和细腻的描写,可以使文字更具感染力,激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力。


作为一个阅读理解的技巧,我们除了需要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还需要从中读出他的立意和意图。通过分析语言的运用,我们不仅可以准确理解文章,还能更好地回答问卷中关于表达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等题型的问题。


【总结】

文章的写作结构可以从立意、内容、结构和语言四个角度进行拆解和分析。每一个角度都在为表达立意和传达内容服务。

1.立意:决定了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2.内容:包括人物、情节、事件、背景等用来支持和展开立意的元素;

3.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推理过程;

4.语言:是作者掌握和传达立意和内容的工具,需要准确且生动;


通过分析文章的立意、内容、结构和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和作文,从而提高分析能力和作文水平。坚持运用这四个角度的思维框架,不断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助你在学业中取得更佳成绩。


不知不觉写了2300多字,您能看到这里,少明老师由衷感谢你的阅读与关注,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提供帮助和启示,引导你在文章拆解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你对语文阅读理解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都可以随时联系我,我将尽力为你提供更周全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再次感谢你付出时间在我的文章上面。祝你在阅读理解与作文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如果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失分较多,少明老师把辅导学员用的方法分析给你!


第一步:需要建立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不建立知识体系,学再多方法都是无用功,建议在学习方法之前把时间的70%用于建立阅读理解知识体系。5大核心和34组专业术语。


第二步:不要将不同题型混合起来进行刷题,要将所有的阅读理解题型进行归纳和整理,只专注于特定的题型。总共有8大题型和21种小题型。


通过彻底刷透题型,你会发现别人看到的阅读理解习题都是新题,而你看到的阅读理解习题都是旧题(无论如何变化,都可以归纳到821题型之中)。


第三步:使用我们提供的200多道在线题库专项习题,每学完一节课后,复习相应的习题。完成一个题型的回答后,你也就掌握了背后数百道习题的解答方法。


请务必记住,考试中不会考原题,但题型会反复出现。解决一个题型就等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成绩自然会逐渐提高!






阅读理解读懂文章:4字口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