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重温《活着》这部小说,内心泛起了不一样的感悟。正如书中所诉,“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身为成年人,谁不是一边在深夜里奔溃,一边在第二天上班闹钟响起后,咬紧牙关,继续死扛。犹记才毕业那会,第一次被公司安排出差,由于班车晚点,到达另一座城市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在陌生城市的街道上。犹记大晚上一群年纪五十上下的大妈么,大晚上来门店帮忙下货,都是冷冻食品,很重。每个人二话不说,两大箱甚至三大箱磊在后背背货的简易装置上,那个装置只是起到固定货品的作用,更多的负重需要她们去承受。点货中,简单和她们搭讪了几句,说是按件计费,背越多得越多。哪里顾得背太重伤身体。其中一个大妈在和我谈到自己儿子的时候,灰暗的眼眸一下子亮起来,说儿子很出息,考起了大学,她要在儿子去报到前,将学费攒齐了……并且背货结束后,中间打个盹,继续第二份工作……世间的每一个我们都在经受着生活给予的各种磨难,也许是刚被通知,自己被公司裁员了,摆在面前的还有房贷车贷等着去缴纳;也许自己拿出所有积蓄盘下一间店面,准备奔赴新的生活时,由于疫情不得不闭店;也许天天在路口摆摊的老人,由于疫情,连维持最基本生计的营生无法继续下去…
🍭张爱玲说过,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的确是这样,《活着》里的男主人公福贵,可能是最有资格诠释“活着”意义的人了。在他身上,几乎凝练了所有人生的苦痛:破产、拉壮丁、丧妻、丧子、丧孙……世俗角度看,他这一生活着既悲惨又失败。因为少年荒唐,早早败光了祖上所有的产业,没有像父亲期望那样光宗耀祖;因为中年恋家,他没有像一同当兵的春生那样,选择随军南下,也错失了走上仕途的机会,只能孤独的等待老去。暮年的福贵,几乎一无所有。可这样的他,依旧能在地头唱出嘹亮的歌声。
🌞我们生活得再难,难道还能比福贵更难吗?当熬不下去的时候,就读读余华的《活着》。人生所有的低谷,都是一种试炼,只要你还活着,就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够阻挡你奔向明天。你怎么想,就会怎么活,如果一直让自己处于焦虑、奔溃、自我抱怨中,那你的生活注定一路交暗;如果选择迎难而上,就算风兩如晦,你也能徒手劈开满目星光。🌟
🌈把人生看透,活着才有希望。福贵看透了人生,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