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中师范新传考研考情分析及各科目备考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新传:上岸两要义,选择+努力
一志愿上岸华中师范大学,是努力的结果,也是选择的结果,下面我将从择校择专业开始给出我的建议,保姆级经验贴,助力大家一战成硕。
一、择校择专业
考研的第一步是决定考试的专业,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结合自己个人爱好和本科专业考虑学习的难易程度,二是考虑就业前景和考研性价比,前者是来自于个人考量,因人而异,但是后者也就是专业前景可以在研究生招生网上进行查看,网站首页如下。

可以看到上方蓝色条带中有若干板块,这就是在择校择专业期间需要认真研究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咨询板块,在这个板块了解研究生考试初试的国家与院校的安排与政策。其次是信息库,这部分很重要,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先进行专业库的搜索,确保所选专业确有其事,同时了解学硕与专硕在专业细分上的区别,这个时候选好专业了就使用院校库,来搜索开办此专业招生的院校有哪些,然后再从地区、学校等级、学科建设、学科评级这几方面进行斟酌,值得注意的是,事先了解一下意向院校的考试范围也很重要,考研不是高考,每个学校的考试内容都有不同,近三年真题的可琢磨性很大。第三部分硕士板块就是考研全程需要时刻留意的部分了,这些流程基本组成了考研的官方全流程:预报名-正式报名-网上确认-准考证-初试-成绩查询-复试确认-拟录取。此外,一些必须在备考之初就弄清楚的内容如下。

以上这些是在择专业时加深对专业了解的必要步骤,那么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考研就需要考虑到国家线、报录比与考研难度分析了,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除了可以查研招网之外,还可以查知乎、微博超话以及考研机构的微信公众号。综合考虑,决定好之后就必须踏踏实实开始学习了,不能有任何动摇和质疑,这是未来一整年都必须牢牢坚持的东西。是信念,是精神支柱。
就我个人而言,文学是每年国家线领跑,新传更是卷王专业,但也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专业,新媒体时代就业前景广阔、行业后劲十足,而且新奇有意思,学习时不枯燥,且——不考数学。择校的话考虑到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老牌211,学术实力雄厚,拥有独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地处武汉,九省通衢产业勃兴,适合年轻人发展,近年华师报录比在新传届还算可观,且——不歧视本科、不歧视跨考。因此,华中师范+新传在我个人看来,性价比极高。
三、复试——自信很重要
每个学校复试内容与形式都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由笔试与面试组成。面试又分英文面试与中文面试,中文面试也分自我介绍、个性化提问与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的备考关键在一个“说”上,英语口语表达重点在流畅而非准确,要表现出说话时正常的神态与腔调而非机械背诵早前准备的稿子。口语交流灵活性强,押题基本不太可能,只能按照不同高校面试安排做个性化调整,例如有些高校要求英文自我介绍而有些不需要,有些高校会对专业理论进行提问而有些不会。中文面试需要准备一份个人中文简历,一份中文自我介绍,然后根据老师提问回答问题即可。都通过了初试,专业问题难不倒你,只要不自己吓自己,紧张过度,都算顺利。总之,复试,主打就是一个自信。
四、备考额外小建议
1、准备一个日计划本,做好每天学习的规划,按计划行事。
2、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记忆,联想记忆,横纵对比记忆。
3、做好月计划与月总结,清楚掌握各科学习进度,掌握自身学习程度
4、准备好手表或定时器,远离手机,平板不是考研刚需,可有可没有。
5、听再多的课都不如自己认真的思考,沉思十分钟胜过听课二倍速一小时。
6、运用平台资源,主动学习,主动搜索,年轻人需要培养搜商。
7、考研是持久战,报考群体很庞大,你真正的对手其实没几个,不畏难不惧繁。
8、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心怀希望,相信自己,自省自律,成功与否,心境十分重要。
经验贴主要是个人建议,未来还是要自己把握,其实选择了考研便是选择了一条注定不会容易的路,注定辛苦,注定值得。咬牙坚持的时候想想不算遥远的未来,想想你报了一所很好的学校,想想明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想想“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人生从不平顺,但天道酬勤,努力攀岩终会窥见天光。徐涛老师曾说过“每一位考研人最后都会是研究生”祝愿各位准研究生都能功不唐捐,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