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众:自从家里换了一些人民币,心里踏实多了,吃饭都香了
俄罗斯民众最新喜欢上了我们的软妹币,那喜爱程度已经远超此前的欧元和美元。很多人开始用手中积攒的卢布换取人民币。而那些在中俄边境做外贸生意的商贩们,又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帮自己的亲戚朋友兑换人民币。
很多俄罗斯人拿到人民币后纷纷表示:自从家里换了一些人民币后,心里踏实多了。甚至还有人表示:吃饭都更香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突然间,俄罗斯民众就对人民币如此钟爱起来?
事实证明,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从去年开始,俄罗斯的物流几乎遭到了崩溃式打击。此前俄罗斯境内的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基本上是以西方的海运公司为主。

然而俄乌战争爆发后,这些西方公司响应政府号召,短时间内就脚底抹油,像马士基、达飞等全部撤出了俄罗斯。
西方人溜了,俄罗斯自己的企业却不给力。要不然此前也不会在国际物流领域让西方人说了算。
一时间,俄罗斯原本还算热闹的大海港,如波罗的海圣彼得堡港口、黑海新罗西斯克港口立马进入了停摆状态。唯有远东地区的东方港,成了独苗。
这下子俄罗斯傻眼了!因为没有物流企业,自己的原材料卖不出去,外国的,主要是中国的商品又运不进来。要知道俄罗斯从1991年苏联解体,工业上就没有多少长进。离开了国际贸易,那老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这个时候,俄罗斯懵逼了。才意识到原来物流还那么重要?
举例说,俄罗斯民生产品供应不足,尤其以汽车类最为突出。随着欧美以及日韩汽车品牌的撤出,汽车零配件供应中断,导致汽车市场供应非常短缺。每年俄罗斯的新车销售量在150万辆左右,但去年仅仅销售了50多万辆,减少了2/3。俄罗斯境内所有汽车价格也飞速上涨,大多数都翻了一倍,甚至有些车型翻了两倍。同时,所有二手车的价格也都在上涨。物价上涨和物资短缺,对俄罗斯当地居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没办法,俄罗斯只能求助于中国。好在自己这个邻国够仗义,又拥有世界第一牛的海运船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很多国内的船运公司、物流公司、海运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帮他们又一次打通了物流渠道。圣彼得堡航线在停了将近一年多后,终于恢复了。
再加上这个东方邻居家里是什么都能造,很快来自东方大国的食品、机械、电子产品等等就运到了大毛家里,一时间要啥有啥,大毛才发现,原来自己轻视的东方大国,现在竟然牛叉到不像样子了。

于是打仗一年多来,俄罗斯对这个东方邻居越来越依赖,简直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
当然,以前敝帚自珍不愿卖给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甚至曾经还发生过著名的“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现在则是敞开供应,要多少给多少。要少了还不行,毕竟俄罗斯海外资产被冻结,只能通过出口这些原材料多赚点人民币,然后到中国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
对于中国而言,除了俄罗斯的原材料吸引人,可以帮助我们奠定世界工厂的地位之外,还将广阔的俄罗斯国内市场给空了出来。
说实话,俄罗斯人在做生意这一块真没有什么天分。这可能和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系。俄罗斯人向来五大三粗,神经比较粗大,不服就干正是他们典型特征。所以俄罗斯人从来不纠结什么“谁开第一枪”这种傻叉到天际的问题,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先揍它小舅子的。

直来直去的性格和盎撒人玩,自然会被对方玩到死。
现在好了,俄罗斯人的市场空了出来,中国的品牌有了用武之地。以汽车业为例,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内,中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如吉利、哈弗、奇瑞、长安等等,纷纷进入俄罗斯。虽然我们的品牌在世界上还没有打响,但是面对俄罗斯什么嘎斯等本土车企,那就是一个降维打击。便宜好用,中国车现在成了俄罗斯人的新宠。
试想一下,市场上比比皆是的中国商品,吃的是中国货,用的是中国货,开的还是中国货,满大街都是中国商品的广告。这么说吧,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俄罗斯几乎淹没在中国商品的海洋中。

中国的印象自然越来越深入俄罗斯民众的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当然,政府的引导同样重要。
作为目前俄罗斯罕有的几个伙伴,或者说最重量级的伙伴,中国绝对不可或缺。说句实在话,俄罗斯能够撑到现在,绝对是东方大国在背后力挺。
全面东向的其中一个策略就是双方的货币互换。当然俄罗斯除了和我们货币互换外,还和印度货币互换。俄罗斯因为大量出口印度石油,拿到了堆积如山的卢比。可这玩意越多,普大帝越头疼。因为卢比可不像人民币,走遍全世界都能用。最不济,中国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足以满足需求,可是卢比呢?
人民币现在虽然取代美元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比起卢比这种货色,好到不知道多少层次。所以当卢布在国际上流通出现障碍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换成其他货币。人民币结算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间和官方的通用方式,自然大家对人民币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所以如果此时去俄罗斯留学,那么我们只要带上人民币,就足以应对几乎所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