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型客车科普

2021-01-09 11:07 作者:夏禾洁Official  | 我要投稿


18型客车,是中国铁路供国际联运用的铁路客车,产量5批,两批为德国进口,三批由中方生产。部分第四批18型用于国内旅客列车。

  • 中文名

  • 18型客车

  • 外文名

  • Type18 Passenger Car

  • 型号1

  • YW18、YW18A、RW18、RW18A

  • 型号2

  • CA18、XL18、XL18A、KD18

  • 生产国

  • 民主德国、中国

  • 生产厂商1

  • 德国阿门多夫车辆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

  • 生产厂商2

  • 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

  • 制造年份

  • 1955年—2003年

  • 衍生型

  • 19型客车

    第一代

    1955年至1959年中方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匈牙利进口107辆高级客车,做为与苏联的国际联运以及高级干部公务车使用,后公务车统型编为9型客车,国际联运客车编为18型与19型客车。  

    此型国际联运客车使用了仿自苏联ЦMB型无导框式转向架的201型D1轴转向架。1958年,四方厂改进设计,修改后的转向架减重300千克,改称201A型转向架。同时期,唐山厂仿制了来自匈牙利客车的转向架,国产化的该型转向架被称为204型转向架。

    第一代18型客车现部分保存于中国铁道博物馆。 [1] 

    第二代

    18型客车于1960年代设计试制,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采用UD2、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140公里/小时,设有自发电空气调节装置。

    YW18型硬卧车于1966年~1968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国、苏联、朝鲜、越南国际旅客联运。YW18型硬卧车与中国铁路国内使用的硬卧车采用两组三层卧铺敞开式单间的布局不同,为两组双层卧铺的9个四人包厢布局,和软卧车布局类似,只是舒适性稍差,定员36人,自重55吨,采用UD2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140公里/小时,设有空调装置,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 [2]  [3]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71年~1973年改进设计研制YW18型硬卧车,定员36人,自重54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40公里/小时。 

    RW18型软卧车于1964年~1968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国、苏联、朝鲜、越南国际旅客联运。RW18型软卧车为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8吨,采用UD2型转向架,设有空调装置及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 [2]  。还发现有用于国际联运的有单人以及双人高级软卧包厢的RW18型软卧车,定员10人。

    CA18型餐车于196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投入生产,定员48人。设有餐室、厨房、储藏室、小卖部及取暖用锅炉室。 [1] 

    1984至1985年,四方机车车辆厂为3/4次列车补造了一批19型高包软卧车厢,用于替换已服役20余年的东德制车厢。此型车侧墙取消加强压筋,已有18A型客车的雏形。 [4] 

    第三代

    第三代18型客车又称为18A型高级旅游客车,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90年总计制造50辆。

    18A型高级旅游客车系以日元贷款购买,于1988年在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之国际招标中,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以最低价格及高质量之技术保证得标。于1990年3月20日首辆客车完工验收,同年9月25日全部50辆客车全部完工。于1990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间,于京沪铁路天津至沧州路段进行试车,并通过制动、噪音、无线干扰、动力学等测试。

    第三代18型客车(4张)

    18A型高级旅游客车车体采用钢材预热处理、钢结构分段组焊、不锈钢耐候混焊等先进技术工艺,车体钢结构外部表面洁净度达到UIC国际标准,大修期间比一般客车提高2.5倍,两侧墙板未如22型客车有加强压筋,转向架采用206G型(准轨)、207G型(宽轨),车辆自重在52吨至56吨之间,构造速度160公里/小时,防寒、取暖能力达到室外温度达零下50℃,维持室内温度不低于20℃以上,取暖装置为独立锅炉(煤、电两用)温水循环式。


    18A型高级旅游客车由硬卧车(YW18A型、定员36人)21辆、硬卧播音车(YW18A型、定员32人)4辆、软卧车(RW18A型、定员32人)8辆、高级软卧车(RW19A型、定员16人)12辆、行李车(XL18A型)5辆所组成。 [1]  [5] 

    第四代

    第四代18型客车

    第四代18型客车(12张)

    第四代18型客车是1995年向原东德DWA(Deutsche Waggonbau AG)进口,其中德国原装进口80节客车,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利用散件组装20节客车。本型车系以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标准客车为标准制造,使用由苏/俄КВЗ-ЦНИИ转向架发展而来的211系列转向架(24型客车同款),主要配属于北京铁路局,用于中俄国际联运客车。自2003年起,由于航空业迅速发展,国际联运列车客流下降,北京铁路局北京车辆段与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合作,将一批18型包厢硬卧车、19型包厢软卧车改造为空调车,安装顶部空调及AC380V集中供电插座,这些列车偶尔也会运用于部分临客列车。 [2] 


    第四代18型客车的餐车与行李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厂单独制造,使用带8kW轴发电机的长牵引拉杆206G转向架,由于餐车并不出境,后期已部分改为使用普通206G转向架,并安装AC380V直供电插座与车顶空调。 [2] 

    第五代

    第五代18型客车

    第五代18型客车(7张)

    第五代18型客车于2003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外观、涂装与中国铁路25K型客车一致,但转向架不同,全部配属于中铁乌鲁木齐局乌鲁木齐车辆段,曾用于中国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


    技术参数

    编辑

    车种

    18型客车

    18型客车(第五代,乌局)

    定员

    硬卧车:36 / 32(带广播室(第三代))

    28(带广播室、列车长办公室(第四代))

    软卧车:32 / 10(带高级软卧包厢(第二代))

    高级软卧车(RW19、RW19A):16

    餐车:48(第二代)/ 40(第四代)

    行李车:4(第二代)/ 8(第四代)

    硬卧车:36 / 32(带广播室)

    高级软卧车(RW19):10 [6] 

    行李车、空调发电车:4

    轨距

    准轨:1435 mm

    宽轨:1520 mm

    构造速度

    140km/h(第二代、第四代)

    160km/h(第三代)

    140km/h

    最大运营速度

    120km/h

    车辆长度(不计车钩)

    23600 mm(第二代、第三代)

    23950 mm(第四代)

    餐车:23600 mm(第二代)、23800 mm(第四代)

    行李车:23600 mm

    硬卧车、行李车:25500 mm

    空调发电车:22000 mm

    车辆宽度

    3106 mm

    3063 mm(第四代)

    3106 mm

    车辆高度

    4295 mm(第二代)

    4286 mm(第三代、第四代)

    行李车:4286 mm

    硬卧车、空调发电车:4295 mm

    转向架

    第二代:UD2、UD3(准轨)、UD4(宽轨)

    第三代:206G(准轨)、207G(宽轨)

    第四代:211A/D(准轨)、211B(宽轨)

    206G(准轨)、207G(宽轨) [5] 

    制动

    踏面(轮缘)制动、104型制动机

    供电制式

    轮轴发电

    车辆改造: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采暖

    强迫通风装置 [1] 

    锅炉温水循环

    车辆改造:空调+电热

    空调+电热

    事故

    编辑

    脱轨的4次国际列车(使用第二代18型客车)

    1984年10月29日,4次国际联运列车(使用第二代18型客车)经由京包铁路土木站内某无人看守道口处时,由于一辆拖拉机抢道,列车停车不及与拖拉机相撞,事故造成拖拉机上4人死亡,列车机后3至10位车辆脱轨,京包铁路正线中断行车40小时08分,直接经济损失293万元人民币。因事故涉及国际联运列车,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不久之后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铁路道口通行规定》,要求加强国际列车通过沿线道口的安全管理。

    词条图册


    18型客车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