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诗词简史》摘录5-第四章:北宋后期的诗词创作

《两宋诗词简史》
戴建业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1版 2019年9月3印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创作
第一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黄庭坚追求独造,诗歌和诗论的突出特点是寻求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破弃声律,颠倒平仄,押险韵,搜僻典,造硬语,形成一种奇崛、拗峭的诗风。
“点铁成金”:取古人陈言入翰墨
“换骨夺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前人的诗意
总体上看,黄庭坚忽略了诗歌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把诗当做了一种工艺,因而其诗论不可避免地带有匠气。尽管他在避免诗句滑熟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法门,但没抓住诗歌创作的核心:诗语的生新来源于诗人感受和体验方式的更新。
在创作实践中他仍不失为一个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
江西诗派
一祖:杜甫
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陈师道:
诗歌主要内容是咀嚼贫困,并回味贫困中夫妇、父子、师友等人情的温暖,对自己所亲历的生活体验深至,长于用朴素的字句抒真挚的情怀。
第二节 秦观与贺铸的词作
一、“情韵兼胜”的《淮海词》
秦观的词在题材上沿袭“花间”,但提高了这类词的格调。赞美天长地久的纯洁爱情。怜惜的笔触来表现青楼女子被遗弃的痛苦和辛酸。在赋情恨别的情词中融进了仕途的失意和人生的感伤。
秦观天性敏锐易感,早年志强气盛,后来当这种强志盛气受到压抑和摧残时,词境由凄婉一变而为凄厉,调子也由柔婉一变而为哀怨。
笔轻、语丽、轻柔
二、“解作江南断肠句”的贺铸
常以健笔写柔情
第三节 周邦彦与格律词派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以“独绝千古”的“思力”取胜。
结构细密曲折
语言典雅浑成
音调和谐优美
格律词派词人沿周邦彦的路子填词,对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但他们在使词不断雅化的同时又使词不断地僵化,使词丧失了它继续发展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