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小贴士(七十四)寡头(四)

2021-07-04 16:00 作者:大桥_流水  | 我要投稿

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我们可以用这种双头分析的结论来讨论寡头数量会如何影响市场结果。例如,假设欧阳恪和苏瑾棠学会了如何制作豆沙面包,并加入大桥君和阿陈的豆沙面包的寡头。虽然需求表仍然相同,但现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生产者多了。卖者从2个增加到4个,他们如何影响豆沙面包的价格和数量呢?

如果豆沙面包的卖者可以形成一个卡特尔,他们就又可以通过生产垄断产量并收取垄断价格来使总利润最大化。正如只有两个卖者时的情况一样,卡特尔成员需要对每个成员的生产水平达成一致,并找出某种实施协议的方法。但是,随着卡特尔扩大,这种结果是不可能的。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达成和实施协议会越来越困难。

如果各寡头没有形成卡特尔,他们就必须各自决定自己生产多少豆沙面包。为了说明卖者数量增加如何影响结果,考虑每个卖者面临的决策。在任何时候,每个豆沙面包店的有者都有权选择增加生产1袋豆沙面包。在做出这个决策时,豆沙面包店所有者要权衡两种效应:

1. 产量效应: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袋的豆沙面包就将增加利润。

2. 价格效应:提高生产将增加总销售量,这就会降低豆沙面包的价格并减少所销售的所有其他袋豆沙面包的利润。

如果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豆沙面包店所有者将增加生产。如果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所有者将不增加产量。(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减少生产是有利的。)每一个寡头都把其他寡头的生产作为既定的,并一直增加生产,直至这两种边际效应完全平衡。

现在考虑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如何影响每个寡头的边际分析。卖者的数量越多,每个卖者越不关心自己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这就是说,随着寡头数量增加,价格效应在减少。当寡头数量增加到极大时,价格效应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了产量效应。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寡头市场的每个企业只要价格在边际成本以上就增加产量。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的寡头市场本质上是一个竞争企业集团。竞争企业在决定生产多少时只考虑产量效应:因为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价格效应不存在。因此,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这种寡头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关国际贸易影响的新观点。设想日本只有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制造商,德国只有大众和奔驰两家汽车制造商,美国只有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制造商。如果这些国家禁止汽车贸易,每个国家都是只有两个成员的寡头市场。而且,市场结果可能远远背离了竞争的理想水平。但有国际贸易时,汽车市场是一个世界市场,而且在这个例子中寡头市场有6个成员。允许自由贸易增加了每个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生产者数量,增加的竞争使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因此,寡头理论在比较优势理论之外,又提供了各国可以从自由贸易中获益的另一个理由。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


经济学小贴士(七十四)寡头(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