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SV疾病负担凸显 市场空间广阔,三叶草生物管线优势明晰 研发实力强劲

2023-11-24 09:27 作者:超级展望123  | 我要投稿

近日三叶草生物(02197.HK)在上海举办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企业交流会”,介绍了自研的RSV候选疫苗SCB-1019临床前概览,展现了该疫苗临床前研究中凸显的四大优势,还给出后续临床开发计划,尽显于RSV疫苗领域的“雄心壮志”。

近期呼吸道病毒来势汹汹,众多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呼吸道疾病频发。据专家介绍,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入高发季节。例如在北京,目前肺炎支原体已非儿科就诊首因,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SV已上升到第三位。今天上午,#合胞病毒#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崩溃发问“这又是什么!“

事实上,RSV还曾在今年夏季反季节流行过,但由于自然RSV感染不能诱导长期免疫记忆反应,而且国内暂无针对RSV感染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正因如此,各药企RSV管线的点滴进展都牵动人心。 近日三叶草生物(02197.HK)在上海举办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企业交流会”,介绍了自研的RSV候选疫苗SCB-1019临床前概览,展现了该疫苗临床前研究中凸显的四大优势,还给出后续临床开发计划,尽显于RSV疫苗领域的“雄心壮志”。

RSV特性决定疫苗不可或缺,市场前景广阔

RSV的棘手之处,与该病毒的特性有关。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由于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合胞体”的大细胞结构,因此被形象地赋予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名称。RSV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症状类似流感但其实更为严重: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哮喘、甚至呼吸困难。因RSV病毒感染主要影响的是下呼吸道,是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的常见原因,因而发病症状凶险,致死率高。

RSV最易侵袭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是“老年人”和“婴幼儿”群体,亦即每个家庭“生命的两端”。

据悉老年人(≥60岁)群体中,感染RSV导致的死亡率高达8%;RSV感染还是引起婴儿肺内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的第一大原因,该病毒对于1岁内婴儿尤其危险,部分1岁内婴儿感染合胞病毒后易出现“反复喘息”,这是肺功能受损的表现,它所造成的影响可持续10年以上。RSV感染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大婴幼儿致死原因,每50个不满5岁的儿童死亡案例中有1例是由于RSV感染导致的。

业内人士认为,RSV感染切实关乎每个家庭 “生命的两端”,极应引起重视。我国为全球合胞病毒流行高发国家之一,由于RSV的病毒特性和其导致的疾病负担,加之目前国内尚无有效针对RSV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针对RSV病毒感染的预防就十分重要。RSV疫苗不可或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缺口巨大。相应的,安全高效的RSV疫苗一旦上市,市场体量也可想而知。

今年5月美国药监局(FDA)首次批准的两款RSV疫苗,分别来自GSK和辉瑞。观察其市场表现,2023年3季度是获批的这两款RSV疫苗第一个完整商业化季度,两款疫苗总计季度销售额超过10亿美金,远超业界和资本市场预期,成为除疫情特殊情况外,疫苗销售最快突破10亿美金的爆款单品。 这样的市场表现,再次力证了该领域的疾病负担和市场需求。

未满足的广阔临床需求,两款海外已获批RSV疫苗的首轮市场表现,令海内外疫苗企业都聚焦在RSV疫苗这一大单品的研发,但由于其开发壁垒极高,成功开发安全有效的RSV疫苗道阻且长。

RSV疫苗开发路径已明晰,三叶草生物候选管线突出

事实上,从国际上而言,针对RSV疫苗的研发历史长达70多年。

纵观历史,在人类研发RSV疫苗期间,还发生过比较严重的临床试验事故,但海内外科学家屡败屡战,不断试错以积累经验,直到2013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科学家解析后发现中和抗体结合的F蛋白结构是棒球型融合前的构象(Pre-F),而不是以前业界所认为的球棒形状的融合后构象(Post-F)。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设计出了稳定的融合前构象的蛋白抗原,而后处于研发中和接近成功终点的RSV疫苗厂商,都是按照这条思路得以成功开发抗原。

直至今年,RSV疫苗研发已有了突破性进展:2023年5月美国药监局(FDA)首次批准GSK和辉瑞的两款RSV疫苗,皆采用的是重组蛋白路径。国内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RSV疫苗,不过已有一批药企的研发路径颇具说服力,例如三叶草生物,其RSV候选疫苗的研发也采用重组蛋白路径。

据悉,三叶草生物重组蛋白路线的二价RSV候选疫苗SCB-1019的开发始于2020年初。目前,基于三叶草生物创新独有的全人源蛋白质三聚体化(Trimer-Tag)技术和差异化的突变策略,三叶草生物成功开发出高度稳定的,接近于天然序列和天然融合前F(Pre-F)结构的三聚体抗原,并已经申请专利。

四大特点展现临床优势,三叶草生物将加速推动临床申报和开发上市进度

在近日三叶草生物(02197.HK)举办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企业交流会”上,超一百多位机构投资者和多家国内券商分析师团队参加。这是三叶草生物登陆港股以来第一次举办大规模线下交流活动,披露了RSV候选疫苗SCB-1019在临床前试验中的四大亮点,势头强劲,引发市场关注。

其一,该候选疫苗临床前数据亮眼:临床前试验中头对头比较已商业化的两款RSV疫苗,SCB-1019展现了更高的中和抗体和更高质量的抗体水平:在免疫原性实验中,同等剂量情况下,SCB-1019诱导的针对A和B两个RSV株系的中和抗体水平都是已商业化两款RSV疫苗的约2倍;同时SCB-1019诱导的抗体质量也有明显差异化的优势,SCB-1019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较高,而非中和功能的结合抗体水平较低(结合抗体包括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的中和抗体和不具备此功能的非中和抗体)。这显示SCB-1019有潜质成为全球更高效的候选RSV疫苗竞品。

其二,该候选疫苗预计不会诱导预存免疫,有望满足年度、季节性接种的需求: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类似,RSV 疫苗也需要每年重复接种,因为体内中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RSV暴发高峰(通常在冬季)而减弱,因此年度、季节性接种对RSV感染的有效保护不言而喻。

目前有已获批的RSV疫苗可能因为技术原因诱导了预存免疫,则可能导致后续接种无效。例如GSK获批的单价RSV-A疫苗Arexvy,在其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接种第1剂12个月后,继续接种第2剂的保护效力无效,且很难诱导其中和抗体水平增强。这可能同其三聚体化技术有关,因为非人源的T4 Foldon可能会诱导预存免疫,导致针对融合前F(Pre-F)免疫应答的干扰。

三叶草生物的RSV候选疫苗SCB-1019, 得益于全人源的蛋白质三聚体化(Trimer-Tag)技术,基于过往开发疫苗的多项临床试验经验,未曾观察到产生预存免疫的现象,因而极具潜力可满足RSV疫苗需要年度、季节性加强的接种需求。

其三,该候选疫苗作为二价RSV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广谱性:RSV病毒有A和B两个亚型,在流行季通常出现A和B交替或同时流行的现状。GSK获批的单价RSV-A疫苗Arexvy在其III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针对RSV-B的保护力和保护持久性较差。同时另一家美国药企Icosavax的单价RSV-A疫苗也在其全球Ib期临床中也同样观察到针对RSV-B的中和抗体水平和其持久性较差。因此,高效的RSV疫苗必须具备能够针对两种病毒亚型的免疫学广度,并能诱导产生广谱且持久的中和反应。

其四,该候选疫苗具备潜在行业最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辉瑞、GSK(使用了水包油乳化佐剂)和Moderna不同厂商的RSV疫苗产品在临床试验中已观察到明显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安全性是疫苗接种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RSV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老年人和婴幼儿。三叶草生物的SCB-1019将不采用水包油乳化佐剂,或可显示优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点。

据三叶草生物相关人士表示,三叶草生物已加速在中国和全球推动临床申报和开发工作,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进入临床I期,致力于成为具备全球同类产品竞争力的中国自研RSV疫苗领军者,守护每个家庭“生命的两端“,以优质疫苗护佑千万家庭。


RSV疾病负担凸显 市场空间广阔,三叶草生物管线优势明晰 研发实力强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