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的宝宝都会上火?上火机制+4大应对方法,别再甩锅奶粉!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在养娃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比如便秘、尿黄、多汗、口臭、唇舌生疮……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上火”,甚至还有部分妈妈觉得上火就是吃奶粉不适应。那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正确应对?

01
上火热度居高不下
17.56%的宝宝都会上火?
小编每日都会收到大量关于奶粉及育儿的信息,2022年围绕宝宝上火,关注度高达17.56%。
即便到了2023年,上火的问题依然是困扰大家的热门育儿问题之一,并且总是喜欢将上火和奶粉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上火如此受关注呢?事实上,遇到便秘、尿黄、多汗、口臭、唇舌生疮等诸多症状,家长们都会觉得是上火引起的,而且据2019年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母乳喂养率最高的为大城市,仅占36%,而中小城市的母乳喂养率最低,占23%。母乳喂养率较低,所以家里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宝妈在遇上宝宝上火时,很容易甩锅给奶粉。
02
到底什么是上火?
上火的作用机制原来是这样
何为上火?中医指口鼻黏膜发炎、大便干燥等症状,“上火”一词在民间使用更为频繁,是对身体出现较轻异常热象的俗称,通常在出现口干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等症状时,老百姓便称之为“上火”。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上火的作用机制的解释是有一定差异的。传统医学认为“上火”发病机制为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气血不调、情绪不畅等;现代医学则认为 “上火”发病机制为中分子物质过多、食物与水的氢键结合释放过剩能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营养成分过剩或不足以及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道处于炎症状态。

上火机制看似复杂,但对于婴幼儿来说,上火的原因还是相对简单,包括外在和内在两大因素,比如宝宝体质因素、先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饮食因素,因此认为上火就是奶粉的问题就有失偏颇了。
为什么家长们容易将上火和奶粉扯上关系?主要是宝爸宝妈们容易将以下错误喂养方式“帅锅”给奶粉本身:
①营养过剩:家长们没有根据婴幼儿的成长需要冲调奶粉,盲目加大奶粉用量,不定时也不定量,很容易导致宝宝因营养过剩而上火;
②冲调过浓:未按照说明书比例冲调配方奶粉,奶粉冲调过浓;
③冲调水温过高:未严格控制水温,高于罐体推荐温度;
④频繁更换奶粉:频繁更换配方奶粉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⑤奶粉不适合宝宝体质:比如有的宝宝肠胃脆弱,消化吸收能力差,那么在奶粉选择上更应该“挑剔一些”,选择更好消化吸收的奶粉。
03
如何预防
改善宝宝上火?
1.多喝水
宝宝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半小时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几口水以清洁口腔。
2.多吃水果
当宝宝6个月以后,各种辅食纷纷登场,果泥、菜泥要成为宝宝每天的必吃食物。苹果用勺子刮成泥状,直接给宝宝吃;香蕉具有润肠的效果,可以用勺背碾成泥,给宝宝吃。
3.作息规律
在起居上父母要保证宝宝有规律、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持宝宝居室环境的清新安谧,宝宝睡眠质量差比较容易引起上火。
4.饮食调理
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5.营养调理
还可以适当的给宝宝补充施贝安蒲公英菊花即食谷物粉,预防和改善宝宝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小便黄,大便干,口臭,眼屎多,咽喉痛等症状的预防和调理,快速缓解宝宝上火症状。

6.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7.腹部按摩法
适当的帮助宝宝按摩腹部,也是可以帮助宝宝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积食的哦!
具体做法如下:妈妈们可以将四指并拢放在宝宝的肚子上面,然后轻轻的顺时针轻轻的揉动36次,然后再逆时针9次,就这样持续揉三十分钟即可,这样对于宝宝的肠胃来说是非常好的。

8.适当运动
对于积食的宝宝来说,是非常有必要适当的做运动的,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所以妈妈们不妨可以在每天吃完饭之后,带着宝宝去散散步,或者是去公园里面踢踢球,跑跑步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