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___MMoJOs6iKa2Zmv8qCmg?pwd=jupb
提取码:jupb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是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专业类书籍,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具体技术、方法流程和应用,可以为电子行业的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内容简介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是工程应用类书,主要介绍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从失效分析概论、失效分析技术、失效分析方法和程序以及失效预防几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全面系统地掌握失效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技术和设备、方法和流程,指导开展相关的失效分析工作,并了解失效预防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段。
作者简介
恩云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青年与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电子学会理事,《失效分析与预防》编委会委员,长期从事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工作,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评价及试验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目录
第一篇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概论
第1章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 (2)
1.1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基本概念 (2)
1.1.1 累积失效概率 (2)
1.1.2 瞬时失效率 (3)
1.1.3 寿命 (5)
1.2 电子元器件失效及基本分类 (6)
1.2.1 按失效机理的分类 (7)
1.2.2 按失效时间特征的分类 (7)
1.2.3 按失效后果的分类 (8)
参考文献 (8)
第2章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 (9)
2.1 失效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9)
2.1.1 失效分析是提高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必要途径 (9)
2.1.2 失效分析在工程中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0)
2.1.3 失效分析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10)
2.1.4 小结 (11)
2.2 开展失效分析的基础 (11)
2.2.1 具有电子元器件专业基础知识 (11)
2.2.2 了解和掌握电子元器件失效机理 (12)
2.2.3 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12)
2.3 失效分析的主要内容 (13)
2.3.1 明确分析对象 (14)
2.3.2 确认失效模式 (14)
2.3.3 失效定位和机理分析 (14)
2.3.4 寻找失效原因 (14)
2.3.5 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15)
2.4 失效分析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15)
2.4.1 样品信息调查 (16)
2.4.2 失效样品保护 (16)
2.4.3 失效分析方案设计 (16)
2.4.4 外观检查 (17)
2.4.5 电测试 (17)
2.4.6 应力试验分析 (18)
2.4.7 故障模拟分析 (18)
2.4.8 失效定位分析 (18)
2.4.9 综合分析 (21)
2.4.10 失效分析结论和改进建议 (21)
2.4.11 结果验证 (21)
2.5 失效分析技术的发展及挑战 (22)
2.5.1 定位与电特性分析 (22)
2.5.2 新材料的剥离技术 (22)
2.5.3 系统级芯片的失效激发 (22)
2.5.4 微结构及微缺陷成像的物理极限 (22)
2.5.5 不可见故障的探测 (23)
2.5.6 验证与测试的有效性 (23)
2.5.7 加工的全球分散性 (23)
2.5.8 故障隔离与模拟软件的验证 (23)
2.5.9 失效分析成本的提高 (23)
2.5.10 数据的复杂性及大数据量 (23)
2.6 结语 (24)
参考文献 (24)
第二篇 失效分析技术
第3章 失效分析中的电测试技术 (26)
3.1 概述 (26)
3.2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试 (27)
3.2.1 测试设备 (27)
3.2.2 电阻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27)
3.2.3 电容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29)
3.2.4 电感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31)
3.3 半导体器件测试 (32)
3.3.1 测试设备 (32)
3.3.2 二极管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34)
3.3.3 三极管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39)
3.3.4 功率MOS的测试方法及案例分析 (42)
3.4 集成电路测试 (46)
3.4.1 自动测试设备 (46)
3.4.2 端口测试技术 (47)
3.4.3 静电和闩锁测试 (49)
3.4.4 IDDQ测试 (51)
3.4.5 复杂集成电路的电测试及定位技术 (52)
参考文献 (53)
第4章 显微形貌分析技术 (54)
4.1 光学显微观察及光学显微镜 (54)
4.1.1 工作原理 (54)
4.1.2 主要性能指标 (55)
4.1.3 用途 (56)
4.1.4 应用案例 (56)
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57)
4.2.1 工作原理 (57)
4.2.2 主要性能指标 (59)
4.2.3 用途 (60)
4.2.4 应用案例 (60)
4.3 透射电子显微镜 (61)
4.3.1 工作原理 (61)
4.3.2 主要性能指标 (62)
4.3.3 用途 (63)
4.3.4 应用案例 (64)
4.4 原子力显微镜 (65)
4.4.1 工作原理 (65)
4.4.2 主要性能指标 (66)
4.4.3 用途 (66)
4.4.4 应用案例 (67)
参考文献 (68)
第5章 显微结构分析技术 (70)
……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
3.电阻器的老化
电阻器的老化是由于导电材料、黏结剂及接触部分逐渐产生不可逆变化的结果,老化过程是在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电阻器的电阻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形成过程的综合。
(1)导电材料结构的变化。
薄膜电阻器中,用沉积方法制得的导电膜是不完整的晶体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定型结构。在储存和工作条件下,导电膜的无定型体以一定的速度趋于结晶化。导电膜的结晶化一般使电阻值降低,这种过程是很缓慢的,影响也很小。
(2)电阻合金在冷加工过程中因机械应力而使内部结构发生应变。
拉制的线径越细或碾压的箔材越薄,则所受到的应力也越大。合金线在制造线阻的绕线过程中也会产生应力,绕线时的拉力越大则产生的应力也越大。电阻体中残余的内应力在长期的存放或工作过程中会慢慢消除,同时电阻值也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