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需要知道什么?

2023-03-27 10:49 作者:bili_70467698219  | 我要投稿

对于考研这件事,准备的越充分越好,不要嫌考研准备的早了,准备的越早,后期你会更淡定!考研是自己的事,网上很多3月上岸、5个月上岸的经验,先看适不适合自己,再去思考自己要不要这样做,还是尽可能的准备充分,以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换取尽可能多的上岸概率?考研是一年一次,今年上不了岸,明年继续吗?


一、考研小常识

1、考试时间

考研初试一般在每年12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进行; 周六0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100分)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周六14:00—17:00:英语(100分) 周日08:30—11:30: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课一)(150分) 周日14:00—17:00 :业务课二(专业课或专业课二)(150分)

2、公共课试卷结构

01 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具体内容分布如下(2021年数学修订大纲): 数一: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数二:高数80%+线代20%;(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60%+线代20%+概率统计20%; 

 02 英语 

英语一: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二: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 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

03 政治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3、考研3条线是什么?

考研3条线指的是:国家线、院校线、单科线,其中国家线指的是读研的基本分数线,也就是只有过了这条线才具备读研的资格;单科线是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的最低录取线,只有在总分和单科线都过了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参加复试,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总分特别高;院校线特指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校线。

4、报名时间 每年考研的报名时间一般是在9月-10月,9月底是预报名,10月中下旬是正式报名。之所以出现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是为了怕初次参加考研的童鞋们不熟悉报名流程,但二者都是一样的,预报名成功后正式报名就不需要重复报名了。 注意,如果你目标院校已定好,那么报名要及时,防止考场距离自己过远,最好能在本校考,环境、饮食等都方便。

5、报名方式 研究生报名都是采用网报的形式,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即可进行报名,具体流程到时候可以参考官网给的流程,逐步进行即可。

6、现场/网上确认 具体是现场/网上确认,要看具体省份的安排,到时候关注起即可。但这个环节千万不要忘记,因为每年都有人忘记这个环节而不能参加考试。 现场/网上确认主要确认时间、地点两个要素,并进行照片采集。

确认时间:现场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确认地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PS:现场确认地点就是确认你考试的地点在哪里,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自己学校考,所以报名要趁早,因为每个考场人数都是有个总数的。

  所需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

 2、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 

3、网上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 

4、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根据招生单位要求提供相应核验材料。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6、其它招生单位或报考点规定的相关材料

7、打印准考证 12月中旬开始,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注意《准考证》正、反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有任何涂改或书写! PS:可以多打印几份,并把电子档放在手机上,以防考试时找不到。

8、信息最权威的4个网站 

0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官方通道、预估录取人数等; 02、中国教育在线:历年国家线、各高校院线、各高校往年考研报录比等; 

03、学校院校的官网: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推免名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导师信息等; 

0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用于查询院校和专业排名等信息;二、


考研日历

3-12月为备考复习期,中间穿插网上报名(10月)、11月现场确认等环节。次年的2月左右出初试成绩,3月复试或调剂,6月录取,9月开学报到。

1、2021年3月:准备阶段 全面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确定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看考研经验和目标院校的专业课复习经验,确定考研复习计划; 购买公共课、专科课资料; 调整心态和学习状态; 

2、2021年4月-2021年6月:基础复习阶段 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打基础阶段,结合考研视频全程过知识点; 

3、2021年7月-2021年8月:提高阶段 主要看强化视频、重点突破数学、英语阅读、专业课基础等,这个暑假建议留校复习; 专业课开始复习,多看经验贴,准备把握专业课复习过程; 英语重点在阅读部分,词汇、长难句保持; 数学:把所有基础内容全部复习完毕,基本完成第一遍刷题; 继续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积极的复习态度;

 4、2021年8-9月:出考纲阶段 关注招生简章、考研大纲,看考研大纲变化; 

5、2021年9-2021年10月:报名和差缺补漏、真题 考研报名和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预报名(9月底)和正式报名(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复习是用于查缺补漏,做真题阶段;

 6、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模拟阶段 做真题模拟题,现场确认一般在11月; 

7、2021年12月:临考阶段 打印准考证、订考研房间;

 8、2022年1月-2022年2月:复试备考阶段 根据复试大纲,准备复试; 

9、2022年3月-2022年4月:复试 出考研成绩,进行复试; 

10、2022年3月-2022年5月:调剂阶段; 

11、2022年6月-2022年9月:录取、报到阶段:


三、如何准备复试

国家线出来了,下面紧接着就要进行考研复试了,对于成绩好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准备复试,复试后的加权成绩决定着你是否能够进入录取名单。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复试经验,希望对备考复试的人有用,当然,具体学校不一样,还是要看你考的那所学校的复试大纲和流程(仅供参考):

加权总成绩=考研初试分数*系数+复试笔试成绩*系数+复试面试成绩*系数;(不同学校计算方式不一样,但总体是这样的,证书和获奖其实只是很小很小的比例,没有可以用其他地方补)

初试成绩:我就不说了,肯定考得越高越好,但到了复试阶段,其实已经定型了;

复试笔试:很多学校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和面试,只有笔试成绩过了,才有面试机会;(亲眼见过某大佬初试400+,复试笔试未及格而没有得到面试机会的);很多学校的复试笔试和面试是五五开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也是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的,比如五五开;也就是:

加权总成绩=考研初试分数(满分150)*0.5+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50)*0.25+复试面试成绩(满分150)*0.25;

我们继续分析: 复试面试包括很多东西,比如英语面试、专业课问题、本科成绩、科研经历、本科学生活动、本科证书、本科是否参加过竞赛、本科是否拿过奖学金、还有你的综合表现分及其他因素等等。

首先是面试英语,包括自我介绍、面试老师咨询1-3个问题,看口语,也不要怂,中国学生哑巴式英语太多了,提前准备好问题不是很大;

过了一般是中文自我介绍,你可以包括你的本科成绩、科研经历、本科学生活动、本科证书、本科是否参加过竞赛、本科是否拿过奖学金等等,如果在某方面不是有欠缺,有意识的弱化它,突出你强势的部分;

接着是专业课问题(有的学校没有),一般是抽1-2个题,一般是复试专业课书籍上的,不要怂,不会的直接说没有复习到,笑着问老师能不能换个题目,有时候不是不可以换题,毕竟复习时间有限,的确可能有些的确没复习到; 

最后一般老师会和你聊聊天,这个时候表现得积极些、开朗些,一般问题不大;


四、关于调剂

1、对于压线的小伙伴,也要注意调剂信息,有些学校的调剂要晚一些,毕竟压线进复试被刷的可能性很大; 

2、搞清楚全国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要具体到几月几号几时几分; 

3、提前注意想要调剂的学校的官网是否发了调剂信息,并不是调剂系统开放调剂才开始,一般学校会在官网提前开放,要时刻注意到; 

4、全国调剂系统开放之后,你越早申请越好,名额会在后面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孩子夜里凌晨还在刷是否有学校接受调剂,这个时候就不要想着养生了; 

5、注意要调剂的学校的复试科目,不要和自己准备的差别太大,否则不好上岸;

6、注意到一些学校的其他专业调剂,如果可以接受其他专业的调剂,有时候坏事会变好事,有些名校的某些专业有时候也会出现报不满的情况,要用心; 

7、如果后面没得选择,可以多投几个学校,就像面试多面一样的道理; 

8、如果被调剂的学校录取了,这个时候一般会给你24小时考虑,去不去要权衡一下,是否满足你的预期;满足预期,就给出确认,实在不满足预期,二战又何妨?毕竟选择了真的会决定后续很多事情,所以要考虑清楚; 

9、强烈建议二本或双非的同学,早点调剂,越到后面调剂难度越大;调剂时,分数、本科学校、学生个人优秀程度会被放大很多,所以不要拖,凡事要早,自己的事情要用心; 

10、如果不嫌弃自己的母校,尤其注意自己本科母校的调剂信息,都是自己的孩子,多少会照顾的; 

11、有些学校或专业只接受校内调剂,这里不是指本校的人参加调剂,是报名该校的人符合条件的可以去参加调剂; 

12、注意一些调剂的要求,有些专业要求必须相近专业才可以调剂,所以多看要求,这样可以少做无用功;


考研需要知道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