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应以“伯乐”之眸 善识“千里马”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中组部部长发表了主要讲话并强调,“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支撑,着力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组织部门是党管人才的综合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着牵头抓总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在新时代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为人才干部的“落地生根、百花齐放”,保驾护航。
组织部门应以“伯乐”之姿,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能够使国家繁荣稳定,在于人才,能够成为国之栋梁者,在于培养。组织部门对人才的培养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并重的原则,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要带业务、带本领,更要注重带思想、带作风。主动增添“精神养料”,引导干部队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一批思想政治素质硬、业务工作能力精、职业道德水平优的干部队伍。
组织部门应以“伯乐”之智,引进、留住人才,为国家发展汇聚“天下英才”。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够“扫六合、视群雄”,根源就在于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在七雄之中,广聚人才,依靠人才力量,为后世的一统奠定了基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引入,要瞄准关键领域,不断优化制度,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严格控制人才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
组织部门应以“伯乐”之职,坚持党的领导、党管人才的原则,为国家发展打下“磐石之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党管人才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新时代的人才工作就是要将人民群众当中的优秀分子挑选出来,让他们来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沿着党的正确路线前进,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组织部门要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格局、创新人才的管理方式方法,做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干部队伍。
组织部门应以“伯乐”之谋,坚持用好用活人才,为国家发展“舒筋骨、活血脉”。汉武帝曾言,“何世无才,患主人不能识耳,苟能识之,何患无材。”哪个时代都有人才,重要看能否鉴别他们。在新时代组织部门要练出识人的“慧眼”,准确把握部门的职能,了解干部的长处与特点,更加精准的使用人才,达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要求。做到经常性、近距离的接触干部,从平时的工作状态中了解干部,特别要在疫情防控等重要时期、重大问题中考察干部,精确把握干部动态,在岗位中用好用活人才,让人才更加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更好的服务社会、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