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乐传的三座山

2023-08-31 03:11 作者:susanblue  | 我要投稿

苍山、化缘山、云景山 一、苍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看到苍山这个名字,不自觉地想起这句话来。韩子安的陵墓在这里不仅是一代开国帝王埋骨之处,更是韩帝二人高山流水之心的精神具象。韩烨将任安乐带到此处,表面上看违反了韩子安的遗愿 ,从深处讲却又是吻合的。这不是因为任安乐本是帝家血脉,韩烨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这里说的是,他真正把任安乐看作生平难得的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知己和爱人哪个分量更重?在我这里,知己更重。任安乐此时认了知己,在私人关系上退了一射之地,韩烨此时眼中,更似有千言万语。 任安乐每每在心动之时,就要提醒自己韩烨的身份。“太子殿下要以帝王之术把安乐留在身边”,她明明知道,这不是什么帝王之术,而是敞开的交付和不悔的信任。 这颗心的珍贵,远胜于那个簪子。 接着便是简宋行刺,这一段两位演员的表演我都很喜欢,着重说一下。 韩烨一脚逼退行刺之人的绝杀。这场打斗在开始就亮明了结局。 因为刺杀总是第一下最致命的。这一脚下去,简宋不得不退守跪拜,镜头给到韩烨,是不怒自威的王者之气。用武打场面讲故事,写人物,导演是个中翘楚。 归西一击不成,真面已露,在回答韩烨的质问之时,他的表情是阴暗、颤栗而恐惧的。这点恐惧的神色极有余味,这说明简宋在刺杀韩烨、被韩烨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时的极大心理压力。这压力越大,说明韩烨在他心中分量之重。按理他本是忠义侯的人,多年隐忍一朝发动,此时才是他的真身。然而在太子殿下身边七年,韩烨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公生明,廉生威,韩烨的毫无瑕疵的存在,让他的反叛变成一种他自己都难以面对的东西。 韩烨不得不面对人生中第一次(他以为时第一次)背叛。他想要手下留情,归西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他的痛楚不光是对于臣下,也是对于朋友。 许多事情之后,他盲眼之时再遇归西,得知他没死,是那么地高兴。 命是这样重的一样东西。 二、化缘山 说起化缘山,先要回溯一下我的武侠小说迷恋史。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张无忌鼻中闻到的是粉香脂香,手中抱着的是温香软玉,不由得意马心猿,神魂飘飘,倘若不是急于要去营救义父,真的要放慢脚步,在这荒山野岭中就这么走上一辈子了”。 我初看此章时,才领略到何为旖旎缱绻,无限春光。便是大雪漫漫,前路漫漫,意中人有片刻相守,竟是如此甘美销魂之物。情之一字,奈何奈何。 化缘山风波将过,韩烨背着任安乐出谷,心中亦愿这条路永无止境。此种旖旎甘美之中,又有无限凄凉。前路漫漫,他却已不能和安乐继续走下去。安乐,已是梓元。 缘生缘灭,缘起愿结,佛家最忌执著,不过你我红尘儿女,如何能脱得了情之一关? 韩烨掉下化缘山,已是过了生死关,不过几日养伤光景,竟是老天爷给他的最大慈悲。 他神思将绝时,忍不住要托付温朔,我忍不住泪下。 顺说一下,韩烨坠崖时,背景音乐中的箫声,我觉得很贴情节。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段BGM再次出现,就是在云景山了。 平日你看到的是太子,如今凑活过的是韩烨。 他本是清都山水郎,玉镂金阙亦是金枷玉锁;他亦是逍遥赤子心,喜乐悲欢勾起人间遐想。 化缘山底,神仙桃源,梅花吐蕊,相伴相开。 武侠小说中总有避世之所,杨过与小龙女历经千劫万难,发现天下之大,活死人墓竟是唯一宁馨安乐之地。然而,然而, 对韩烨来说,只要没死,就有责任要背负,有家国要持守。 化缘山几日恍若一个短暂的美梦。 然而人生如梦,梦中之情,何必非真。人生如月,一夕如环,夕夕成玦。 三、云景山 在安乐传的时空中,后世史书提到云景山一段,必然大书特书曾经的太子殿下的慷慨赴义。 英雄之死,向来是神话、史诗中最具高贵、悲壮之美的部分。 然而对于韩烨来说,他替所有人挣一条生路出来,他从命运的罅隙中劈出一道光,并且抵挡着巨石让所有人通过,他力尽神疲,毒伤箭伤,心肺重创,他仍是想要活着的。 北秦士兵向他发射弩箭之时,他在尽力后退,拉开与弩的距离。 最终莫北妄想以他的遗体作为要挟,他才最终跳崖。 大靖终不受威胁,帝烬言、吉利也没有了掣肘。 算来帝梓元的人马也要来了,应可保无虞。 他神算庙算,算无遗策,盘活整个死局的人,只能是他。 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己于死地,而大靖得生。 “我韩烨,毕生心愿便是大靖长宁,百姓和乐。千里同风之盛世,请她代我一见”。 说实话,读小说时看到这里,我很担心影视化要怎么表现,因为这太像是一位心怀天下的神明的遗言,而不像是一个心有眷恋的人的遗言。 而龚俊此处的演绎竟将如此神性的一幕,浸润了属于人的遗憾、爱愿和希望,如此具有人的感情,又如此具有神的光辉。以至于我现在写到此处,仍忍不住流泪。 应向八方哭你,向梦中寻你,逼岁月回头。 岁月真的回头了,又如何? 烨儿,我好痛你啊。 谨以此表达我对龚俊和韩烨的爱。 韩烨,不说再见。

安乐传的三座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