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7新增车型上市,进一步完善家族真实力
近日,宝马中国官方宣布,旗下宝马i7家族新增两款车型,分别为BMW i7 eDrive50L领先型和BMW i7 eDrive50L 尊享型,价格为94.9万元和116.9万元。而且每个车型豪华套装和M运动套装的价格一致,共组成了4款配置车型。动力方面新车采用后置后驱形式,车内集成宝马第五代eDrive电驱系统,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640公里。

车头方面,耀世型格尽展焕新意象似乎是宝马i7所给我们呈现的;犀利且夸张的前脸带来了与生俱来的那份霸气外露,经典的“双肾”格栅尺寸更大,与中间直瀑式的镀铬饰板配合四周环形的LED灯带,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依旧带来极具夺目的识别度;头灯采用当下流行的分体式LED设计,而自适应远近光的头灯组散发出科技所带来的魅力;前杠两侧配有导风口,进一步将空气动力学效应做到最佳化;牌照框下方多边形的进气口更宽,不仅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而中间贯穿式的镀铬饰条也进一步将车辆整体的视觉重心降到了最低。


车身侧面,逐速天际,探见四方幻境更是形象的勾勒出宝马i7那优雅且沉稳的气场;更长的车头似乎是豪华行政轿车所要体现的那份舒展及气势,更具倾斜的A柱带来了优异的风阻系数,平顺的车顶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内部的空间性,而快速下滑的C柱与后备箱形成了wan'ru溜背轿跑的既视感;车窗外沿和侧裙采用镀铬饰条加以装饰,看上去颇为时尚;平直的贯穿式腰线释放出该有的力量气息,而半隐藏式门把手当车主接近时,车上的环形光耀格栅、BMW水晶日间行车灯及水墨律动迎宾光毯和车内光影元素会依次点亮,营造出那份尊贵的迎宾气息。尽管是纯电动车但依然保持着宝马前后配的风格,全系轮胎采用两种规格, i7 eDrive50L领先型为前255/45 R20,后285/40 R20大小,而i7 eDrive50L 尊享型则是前255/40 R21,后285/35 R21尺寸,更具张力的双五辐式轮毂增添车辆更强的张力。车身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391*1950*1548mm,轴距为3215mm,定位于大型轿车。

车尾方面,大气凛然、桀骜不驯展示出宝马i7全新的设计语言;狭长且更大面积的熏黑尾灯组点亮后光彩夺目,而后备箱与后杠交错后的那只几何设计,带来了极具层次感的体现,同时后包围两侧独有的导风口设计,再次将运动特性释放的那般纯粹;而下方两侧蓝色点缀的饰板似乎形象的描述出纯电动轿车那对于“排气尾喉”的敬意。

来到车内,奢享格调,凝集灵感之晖,将宝马i7的内蕴气宇轻拂于超然风华间;大面积软性材质包裹及缝线的工艺依旧代表了其该有的那份奢华,12.3英寸的全液晶显示屏与14.9英寸的触控液晶屏组成了悬浮般双连屏的设计,配合炫丽的氛围灯带及第8代iDrivec操作系统,让驾驶者与车辆体验智能的数字化未来的智慧感知;双辐式平底真皮多功能运动方向盘支持电动调节,同样在3、9点增强了握感带来了更挑逗人心的驾驶欲望;手扶箱前那流光溢彩的玻璃控件体现的璀璨生动,与钢琴烤漆般色泽的控制面板及电子换挡杆展示出无比的至臻舒享。


座椅方面,宝马i7全系采用真皮包裹材质座椅,并支持主副驾驶14向座椅调节/加热及前后排座椅记忆功能,同时配有副驾驶位后排可调节按钮,第二座椅电动前后/靠背/高低及腰部调节/加热等配置,在前后配有中央扶手和后排杯架。

配置上,宝马i7在领先型和尊享豪华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但全系依然标配主副驾驶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胎压显示、缺气保用轮胎、并线辅助、主动刹车系统、疲劳驾驶提示、DOW开门预警、前方碰撞预警、前后驻车雷达、360全景影像、倒车车侧雷达预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驾驶模式切换、自动泊车、循迹倒车、方向盘离手检测、能量回收系统、模拟声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悬架软硬/高低调节、空气悬架、电动感应后备箱、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远程启动、电池预加热、低速行车警告、前后排手机无线充电、宝华韦健音响、多色氛围灯、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空调等配置。

而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系统、车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自动变道辅助、L2级辅助驾驶、自动开合门、HUD抬头数字显示、前后排座椅通风、车载电视、后排液晶屏幕、后排多媒体控制等只在eDrive50L 尊享豪华套装及尊享M运动套装才有体现。

动力方面,宝马i7采用后置单电机布局,采用101.7kWh能量的三元锂电池,最大功率335kW(456马力),最大扭矩650Nm,CLTC纯电续航里程640km,采用固定齿比单速变速箱;同时电池组提供八年或12万公里质保,快充至80%仅需55分钟。

小冷点评:放眼全局,在当前的电气化时代,似乎各大车企也都争相博得更多的受众群体。而作为传统车企的宝马,势必要在2023年的电气化方向火力全开。从燃油车时代的当家花旦顶梁柱7系,到现在推出的纯电动版本i7,再到目前宝马i家族的庞大阵营,似乎更是与奔驰EQ系列进行了同台化的表演。而对于高端市场及传统车企转型后的用户群体,是否会像从前那样继续追随着一贯的豪华品质,是否会再次带来血雨腥风的场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