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向学校献策

2020-05-24 23:56 作者:京子和伊澄  | 我要投稿


关于将建设学校长远创新型发展教室的提案


   

1、提案由来

         现在大学的一般都有自己的自习室,有的学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专门的自习室以供学生们在其中学习,有些学校则不得不在将正常的多余的教室变化为自习室,其实这都没有什么。可是为什么依旧很多本专业的学生依旧对自己的专业课却并没有很强的掌握,这也是导致国内很多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一般的自习教室有例如:专用自习室:为某一班级、某一专业的学生专用的自习室。

固定自习室:从不安排课,专为全校学生自习使用的教室。

考研自习室:专门为准备复习考研的学生开设的自习教室,是近几年考研升温的产物。

一般而言,由于升学压力的缘故,考研教室的学习气氛、学习环境可以说是最好的。这不由得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是否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掌握,这样即使我们的学校虽然不是很有名气,但是我们学生的自我能力很强,即使以后在相同专业面时,我们学校的学生也能不输给985,211的学生。因此,这个新型的的自习室我把它称之为创新型发展教室。

        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目前自习室划分来看没有专业方面的具体划分功能,学习环境氛围完善的也不是很好,且设备措施也有待提高。就图书馆中自习室来看,自习室内设施太过简单、环境氛围也有待提高。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创新型发展教室将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相关配套设施也为学生开放使用。


   

2、提案内容

   


<1>学校原始自习室教室的空荡

学生们的对学习的态度并不积极,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自习教室空空荡荡,或者就是呆在教室里的人却并没有在学习。(情侣找个安静的教室互相恩爱,或者是在教室里面打游戏)

<2>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很厉害的人才很少

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最有名,最有才华的学生我们听到的也就只有孟二东教授了,我们培养大学生,可是却很少培养出来人才,我们终于从高中的填压式教学中来到了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在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了,可是普遍化的教育却并不能提拔出真正的专业人才。

<3>当前自习室存在较多问题

当前我们的自习室有三种教室自习室、图书馆自习室和考研自习室。正如前面所说原始教室自习室出现空荡问题,而图书馆内的自习室和考研自习室则出现爆满情况。有甚者随意占座、走廊“阅读室”、设备不全等问题一直存在,相关配套措施(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等)也一直是自习学子的痛点。

在问卷调查中:

在35个调查样本中,每天都去自习的比例才占到22.9%,偶尔自习的占到了51.4%,将近40%的人会学习两到四个小时,切过半的学生习惯于在学校教学楼的空教室自习。

           

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占座问题、吵闹问题、卫生问题,与食堂距离远近的问题。在对于我们小组所提出的建造创新型自习室的问题,80%的人认为每个院都有各自的学习区域,根据每个院学习方向定制相关学习辅助。之后在对于自习室的其他方面的建议,同学们提出有良好的环境设施、安静的学习环境、卫生改进、座位多。

 

介于这样的多建议与要求我们小组提出了以下设想的

 

 

1. 建造创新型发展自习室,学校可以利用实训楼旁的那片废弃草地进行建设该自习室。按照这个大的专业进行一个自由式的区域的划分(就学校目前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土木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学、其他等专业划分几个区单独的区域),这样便于专业相近的同学在一起。学业上可以交流,形成一个良好的专业互动,也可以从各专业区域看出哪些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状态,然后直接反馈给二级学院,有利于学风建设,这也可以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依据。

2. 设置一个自修值班教室。我们采取给每个专业区域自习室分配导师或助教,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困惑。同时可以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对于学业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在自修室进行值班,如果别人有问题的话,(比如同专业的同学有问题的话)可以来到这个来找他相互的交流,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他可以自己在那看书也可以拿到勤工助学的这样一份的工资,促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辅导功能。

3. 自习室提供相关生活便利性。给自修室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将自修室分为4个区域,第一部分是公共休息区,有自助咖啡机,饮水机,微波炉,茶包等,还有吃饭的餐桌,沙发,提供小饼干。第二部分是专业区域自习室。第三部分是开设个人、双人、多人独立自习室。第四个部分是一个会议室,大概能容纳10个人同时开会。

备注:会议室和个人、双人、多人独立自习室用的都是人体工学椅,且进行收费管理,收费标准办完卡大概在8到10元一小时,提供现磨咖啡,小饼干等。

附:平面图


向学校献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