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灸经纶》卷之一 灸后调养

2023-04-25 10:21 作者:河下鱼骨  | 我要投稿

灸后气血宣通必须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平心静气以养正祛邪寿世青编有五养说可以却病延年一在养心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相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则五内颠倒大疾缠身若夫达士则不然一心澄湛万祸消除老子曰夫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遗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成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来去应以自然忿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一在养肝肝者魂之处也其窍在目其位在震主春生发动之令也然木能动风故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春气方升而烦劳太过则气张于外精绝于内春令邪辟之气积久不散至夏则火旺而真阴如煎火炎而虚气逆上故曰煎厥又曰肝气失治善怒者名曰煎厥戒怒养阳使生生之气相生于无穷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结也怒气伤肝肝为血海怒则气上气逆则绝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积于上势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气血之多而盛者也所以肝藏血和则体泽衰则枯槁故养肝之要在于戒忿怒是摄生之第一法也一在养脾脾者后天之本人身之仓廪也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如婴儿初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谷气入胃漉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人之所资以为本者也然土恶湿而喜燥饮不可过过则湿重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病由是生矣故饮食所以养生而食无厌亦能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生之术常令谷食气少则病不生谷气且然矧五味餍饫为五内害乎甚而广搜珍错争尚新奇恐其性味良毒与人脏腑宜忌尤未可晓故西方大法使人戒杀茹素本无异道人能戒杀则性慈而善念举茹素则心清而肠胃浓无嗔无贪邪淫不犯此养脾在于节食不可不知一在养肺肺者脏之长也心之华盖也其藏魄其主气统领一身之气者也经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则耐寒暑伤之则百邪易侵随事痿矣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之害皆气主之也直养无害而后得其浩然之正与天地相通与道义相配先王以至日闭关养其微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也气之消息大矣哉一在养肾肾者先天之本藏精与志之宅也仙经曰借问如何是元牝婴儿初生先两肾又曰元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是故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也莲蕊即两肾也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原人资以为始岂非天地之根乎而命寓焉者故又曰命门天一生水故曰坎水夫人欲念一起炽若炎火水火相克则水热火寒而灵台之焰藉此以灭矣使水先枯涸而木无所养则肝病火炎则土燥而脾败脾败则肺金无资咳嗽之症成矣所谓五行受伤大本已去欲求长生岂可得乎庄子曰人之大可畏者不知所戒也养生之要首先寡欲嗟乎元气有限情欲无穷内经曰以酒为浆以欲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当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木之有蠹蠹甚则木折欲炽则身亡仙经曰无劳尔神无摇尔精无使尔思虑营营可以长生智者鉴之

(艾灸治疗后,血气畅通,必须要躲避风寒,节制饮食,谨慎起居,按时休息,戒除恼怒,平心静气来养正祛邪,寿世青编有五个养生说,可以用来治病延年益寿。

一个在养心,心是万法的主旨,全身的宗主,生与死的根本,善与恶的根源,与天地相通,为精神的主宰,是得病与否有密切关系,一个念头萌动在其中,六识流转在其外,不趋向于好的方向,那么五脏颠倒大疾病缠身,如果是通达事理的人就不是这样,心境惟一纯净万祸消除。老子说:精神喜好清静,然而心会烦扰它,人的心喜好宁静,然而欲望牵引着他,一般能够遗除欲望,而后心会平静,心平静了神自然就清静,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失。孟子说:养心没有比寡欲更好的,所以妄想会造成疾病,神仙都不会医治,有中正内心的人鬼神也忌惮,养与不养的原故,眼睛没有乱看,耳朵没有乱听,嘴巴没有乱说话,心没有乱动,贪、嗔、痴、是非、他人和我一切放下,未发生的事不可先迎接,遇到事情不应该过分扰乱内心,过去的事不可留在心里,由他来去顺其自然,愤怒、恐惧、喜欢、快乐、忧患都能够正确对待,这是心的修养方法;

一个在养肝,肝是藏魂的地方,肝开窍在眼睛,方位在震位,主管在春天生发的作用,然而木可以动风,所以经上说诸风掉眩的症状属于肝经,又说阳气会因为烦劳而亢盛,精阴断绝不断累积到夏季,使人煎厥,春季气开始上升而烦劳太过,则气就亢盛张在外,精阴断绝在内,春天让邪恶之气积久不散到夏季则火旺,而真阴像被火炎煎煮而虚气逆上,因此称为煎厥,又称为肝气失治,容易生气的,煎厥戒怒,养阳使生生的气相生无穷,又称大怒则形气断绝而血淤积在上使人薄厥郁结,怒气伤肝,肝为血海,怒则气上,气上逆则绝,所以血郁积上焦相迫,称为薄气逆,称为厥气血都混乱,所以因为薄厥堆积在上焦,势必厥而吐,薄厥的人气血多而盛,所以肝藏血,肝和则身体润泽,肝衰则身体枯槁,所以养肝的关键在于诫怒,这是养生的第一法则;

一个在养脾,脾是后天之本,人身的仓库,脾宫位是土,土是万物之母,比如婴儿刚出生一天不吃就饿,七天不吃饭就肠胃干涸而死,经书说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大概是由于谷气入胃,渗透进入六腑而气到,调和五脏而血生,人所赖以为生的根本,然而土厌恶湿而喜燥,饮水不可过多,过多湿气重会不健康,食不可过多,过多会堆积而难以消化,因此生了病,所以饮食依照此来养生,而吃不满足也能产生伤害,生物理论说谷气胜于元气的人肥胖而不长寿,养生之术常令谷食气少则病不生,谷气都这样,何况五味饮食丰富是五个内害,甚至是广搜珍异食物,争相崇尚新奇,恐怕性味好坏与人脏腑相宜相忌都还没有了解,所以西方大法教使人戒杀吃素本没有不同道理,人能戒杀则性慈而善念产生,吃素则心清而肠胃气浓,无嗔无贪邪淫不犯,养脾在于节制饮食不可以不知道。

一个在养肺,肺为脏的领导,心的华盖,肺藏魄,其主气,统领一身的气,经上说,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就会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就耐冷热,肺受伤了就会百邪易侵,随事痿矣,所以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哀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的危害都由气来主控,直养无害,然后得到了浩然的正气,与天地相通,与道义相配合,先王以到日闭关,养它的精微之处,慎言语,节制饮食防止其消耗,气的消息多大啊

一个在养肾,肾是先天之本,藏精和志向的房子,仙经说,请问什么是天元,婴儿刚出生,先两肾,又叫天元之门,这是天地根本,所以人还没有这个身体,先生两肾,因为婴儿没有形成,先结胞胎,他象一根中空茎透起,形如莲蕊,一根茎就是脐带,莲蕊就是两个肾脏,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的主,三焦的源,人资认此为开始,这难道不是天地之根吗,而元命听从它的命令,所以又叫命门,天一生水,所以称为坎水,当人欲念一兴起,炽热如火焰燃烧,水火相克,水热火寒,而心中的火焰借此被消灭了,使水先干涸而木无所养,肝脏就病了,火燃烧就土地干燥而脾败落,脾败落则肺金没有了资本,咳嗽的病症形成了,所谓“五行受伤害大,根本已经离开了,想求长生怎么可能得到呢”,庄子说,人最应该畏惧的,是不知道要有所戒,养生的关键首先寡欲呀,元气有限,欲望无穷,内经说,以酒为水,以欲望为常,醉以入房,以枯竭其精气,这应当戒掉,但是人有欲望,如树木有蛀虫,蛀虫多则树木折断,欲望如火炽热则身亡,仙经说,不劳你的神,不要动摇你的精,不要让你思虑营营,可以长生,有智慧的人请借鉴。  )


《神灸经纶》卷之一 灸后调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